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1-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7页
        1.1.1 内部控制的制度背景第11-14页
        1.1.2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第14-17页
    1.2 研究主题的确定第17-21页
        1.2.1 问题的提出第17-18页
        1.2.2 研究主题的确定第18-21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22页
        1.3.1 研究目的第21页
        1.3.2 研究意义第21-22页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第22-24页
        1.4.1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4.2 创新点第23-24页
    1.5 论文结构与安排第24-27页
2 文献回顾与总结第27-42页
    2.1 内部控制基本概念研究综述第27-28页
    2.2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第28-30页
    2.3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研究综述第30-34页
        2.3.1 美国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评述第30-31页
        2.3.2 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评述第31-33页
        2.3.3 评价体系小结第33-34页
    2.4 内部控制有效性披露研究综述第34-37页
        2.4.1 内部控制有效性是否披露的研究第34-35页
        2.4.2 内部控制有效性披露的后果研究第35-37页
    2.5 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综述第37-39页
    2.6 文献评述第39-42页
3 理论基础第42-51页
    3.1 基础理论第42-44页
        3.1.1 两权分离及产权理论的提出第42-43页
        3.1.2 现代产权理论第43-44页
        3.1.3 公司治理理论第44页
    3.2 股权结构的含义第44-45页
    3.3 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第45-46页
    3.4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界定第46页
    3.5 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机理第46-49页
    3.6 股权结构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逻辑思路第49-51页
4 不同股权结构下内部控制主体的行为分析第51-58页
    4.1 内部控制行为主体的权利失衡问题第51-52页
        4.1.1 国有上市公司第52页
        4.1.2 民营上市公司第52页
    4.2 基于“动机选择”视角的内部控制主体行为第52-54页
        4.2.1 董事会的行为选择第53页
        4.2.2 总经理的行为选择第53-54页
    4.3 内部控制行为主体的博弈分析第54-56页
        4.3.1 变量定义第54页
        4.3.2 模型构建第54-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5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第58-71页
    5.1 内部控制的功能体系第58-62页
        5.1.1 内部控制的源起及本质功能第58-59页
        5.1.2 内部控制与公司管理的制度性关联第59-60页
        5.1.3 内部控制作用机制及功能的发展第60-62页
    5.2 双维视角下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第62-65页
        5.2.1 基本思想第62页
        5.2.2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第62-64页
        5.2.3 指标说明第64-65页
    5.3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第65-69页
        5.3.1 样本第65页
        5.3.2 指标选取第65-67页
        5.3.3 评价结果分析第67-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6 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实证分析第71-88页
    6.1 基本假设第71-77页
        6.1.1 股权结构对风险控制的影响第71-75页
        6.1.2 股权结构对战略导向的影响第75-77页
    6.2 研究设计第77-78页
        6.2.1 股权结构与风险控制的关系第77-78页
        6.2.2 股权结构与战略导向的关系第78页
    6.3 实证研究第78-80页
        6.3.1 样本第78页
        6.3.2 变量第78-80页
    6.4 实证分析第80-86页
        6.4.1 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80页
        6.4.2 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第80-83页
        6.4.3 股权结构与风险控制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第83-85页
        6.4.4 股权结构与战略导向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第85-86页
    6.5 本章小结第86-88页
7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第88-97页
    7.1 主要结论第88-90页
    7.2 优化股权结构与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系统思考第90-94页
        7.2.1 制度层面第90-92页
        7.2.2 执行层面第92-94页
    7.3 局限与展望第94-97页
        7.3.1 研究不足与局限性第94-95页
        7.3.2 研究展望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12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112-113页
后记第113-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研究--以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为例
下一篇: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