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3-18页 |
1.3.1 知识共享机制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技术创新联盟知识共享机制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8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2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共享要素分析 | 第21-28页 |
2.1 联盟知识共享主体及关系 | 第21-23页 |
2.1.1 联盟知识共享主体 | 第21-22页 |
2.1.2 联盟知识共享主体关系 | 第22-23页 |
2.2 联盟知识共享客体 | 第23-26页 |
2.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的定义与特征 | 第23-24页 |
2.2.2 联盟内成员间知识的位势 | 第24-25页 |
2.2.3 联盟知识的储备与重构 | 第25页 |
2.2.4 联盟知识共享风险成本与收益 | 第25-26页 |
2.3 联盟知识共享环境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共享演化博弈分析 | 第28-41页 |
3.1 联盟知识共享演化博弈分析的必要性 | 第28页 |
3.2 市场机制下联盟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 | 第28-35页 |
3.2.1 联盟成员知识共享演化博弈模型假设与建立 | 第28-31页 |
3.2.2 市场机制下联盟知识共享的演化过程 | 第31-34页 |
3.2.3 基于参数变化的知识共享规律分析 | 第34-35页 |
3.3 引入外部监督机制下联盟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 | 第35-40页 |
3.3.1 联盟成员知识共享演化博弈模型假设与建立 | 第35-38页 |
3.3.2 基于参数变化的知识共享规律分析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联盟知识共享机制的形成与建立 | 第41-50页 |
4.1 联盟知识共享形成过程 | 第41-42页 |
4.2 联盟知识共享机制建立的基础 | 第42-43页 |
4.2.1 选择恰当知识位势的联盟成员 | 第42-43页 |
4.2.2 建立一致的联盟目标 | 第43页 |
4.3 联盟知识共享机制建立的内部策略 | 第43-46页 |
4.3.1 建立适当的信任关系与文化基础 | 第43-44页 |
4.3.2 建立高效的联盟知识共享平台 | 第44-45页 |
4.3.3 建立风险共担与利益分配制度 | 第45-46页 |
4.4 联盟知识共享机制建立的外部策略 | 第46-47页 |
4.4.1 政府监管机构采取措施降低共享成本 | 第46页 |
4.4.2 政府监管机构采取有效的激励政策 | 第46-47页 |
4.4.3 政府监管机构监督惩罚知识共享的消极行为主体 | 第47页 |
4.4.4 政府建立专门的联盟监督服务机构 | 第47页 |
4.5 联盟知识共享机制的运行 | 第47-4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实证分析 | 第50-56页 |
5.1 联盟成立背景 | 第50-51页 |
5.1.1 TD产业概述 | 第50页 |
5.1.2 TD产业联盟的建立 | 第50-51页 |
5.2 TD产业联盟内知识共享机制的建立策略 | 第51-53页 |
5.2.1 选择恰当知识位势的联盟成员 | 第51页 |
5.2.2 建立一致的联盟目标 | 第51页 |
5.2.3 加强联盟成员的沟通与信任 | 第51-52页 |
5.2.4 多渠道开展联盟知识共享 | 第52-53页 |
5.2.5 政府多方面积极推动 | 第53页 |
5.3 TD产业联盟知识共享机制的建立 | 第53-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