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7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一、翻转课堂 | 第10-11页 |
二、教学模式 | 第11-12页 |
三、教学设计 | 第12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2-14页 |
一、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第14-17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理论依据 | 第17-25页 |
第一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概述 | 第17-22页 |
一、翻转课堂教学原则 | 第17-18页 |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第18-20页 |
三、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比较 | 第20-22页 |
第二节 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22-25页 |
一、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 第22-23页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3页 |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 | 第25-32页 |
第一节 教师访谈 | 第25-26页 |
一、访谈对象 | 第25页 |
二、访谈提纲 | 第25页 |
三、访谈结果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学生问卷调查 | 第26-30页 |
一、调查对象 | 第26页 |
二、调查内容 | 第26-27页 |
三、结果分析 | 第27-30页 |
第三节 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2页 |
一、教学理念:参差不齐,总体落后 | 第30页 |
二、教学模式:知识传授,模式单一 | 第30页 |
三、教学设计:设计简单,忽视学生地位 | 第30-31页 |
四、教学评价:缺乏反馈,侧重结果评价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框架的构建 | 第32-38页 |
第一节 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分析 | 第32-34页 |
一、初中语文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 第32-33页 |
二、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框架 | 第34-38页 |
一、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总体框架 | 第34页 |
二、课前设计模块 | 第34-35页 |
三、课堂设计模块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第38-47页 |
第一节 初中语文教学要求的文本分析 | 第38-39页 |
一、解读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 第38页 |
二、理解初中语文教学总体要求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八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 | 第39-40页 |
第三节 教学设计案例 | 第40-47页 |
一、案例 1:第11课 中国石拱桥 | 第40-43页 |
二、案例 2:第14课 故宫博物院 | 第43-47页 |
第五章 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证研究 | 第47-52页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第47-48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47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47页 |
三、研究过程 | 第47-48页 |
第二节 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 | 第48-52页 |
一、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2-54页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52页 |
第二节 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A: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第56-58页 |
附录B: 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反馈问卷调査 | 第58-59页 |
附录C: 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后学生访谈提纲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