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语表 | 第7-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0页 |
1.1 概述 | 第11页 |
1.2 牛乳过敏原 β-乳球蛋白的理化性质 | 第11页 |
1.3 牛乳过敏原 β-乳球蛋白分离纯化方法 | 第11-13页 |
1.3.1 沉淀法 | 第12页 |
1.3.2 膜分离 | 第12页 |
1.3.3 层析法 | 第12-13页 |
1.3.4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3页 |
1.4 牛乳过敏反应的效应细胞和活性物质 | 第13-18页 |
1.4.1 肥大细胞 | 第13-14页 |
1.4.2 IgE/FcεRI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活性物质 | 第14-18页 |
1.5 立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5.1 立题背景 | 第18-19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牛乳 β-乳球蛋白分离纯化小试工艺 | 第20-31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2.2.1 试剂与材料 | 第20页 |
2.2.2 设备 | 第20-21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21-26页 |
2.3 结果分析 | 第26-28页 |
2.3.1 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分离 β-乳球蛋白的图谱 | 第26-27页 |
2.3.2 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分离 β-乳球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27-28页 |
2.4 讨论 | 第28-30页 |
2.4.1 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β-乳球蛋白的条件摸索 | 第28-30页 |
2.4.2 纯化的β-乳球蛋白后处理 | 第30页 |
2.5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辐照协同超声对牛乳 β-乳球蛋白结构及抗原性的变化 | 第31-42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1-34页 |
3.2.1 试剂与材料 | 第31页 |
3.2.2 设备 | 第31-32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34-40页 |
3.3.1 辐照协同超声处理后 β-乳球蛋白的电泳图谱 | 第34-35页 |
3.3.2 辐照协同超声处理后 β-乳球蛋白的圆二色谱变化 | 第35-36页 |
3.3.3 辐照协同超声处理 β-乳球蛋白的内源性荧光光谱变化 | 第36-37页 |
3.3.4 辐照协同超声处理 β-乳球蛋白表面疏水性变化 | 第37-38页 |
3.3.5 辐照协同超声加工处理 β-乳球蛋白表面巯基含量变化 | 第38-39页 |
3.3.6 超声协同辐照加工处理后 β-乳球蛋白IgG结合能力变化 | 第39-40页 |
3.4 讨论 | 第40-41页 |
3.4.1 辐照协同超声处理对牛乳 β-乳球蛋白构象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2 辐照协同超声处理后 β-乳球蛋白构象和过敏原性的关系 | 第41页 |
3.5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基于人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KU812活化模型评估牛乳 β-乳球蛋白致敏性的变化 | 第42-57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2-48页 |
4.2.1 试剂与材料 | 第42-43页 |
4.2.2 设备 | 第43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43-48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48-54页 |
4.3.1 过敏原诱导KU812的 β-HEX含量变化 | 第48-49页 |
4.3.2 过敏原诱导的KU812组胺释放 | 第49-50页 |
4.3.3 过敏原诱导的KU812细胞TNF-α 释放情况 | 第50-51页 |
4.3.4 过敏原诱导的KU812细胞IL-6 释放情况 | 第51-52页 |
4.3.5 过敏原诱导KU812胞内钙离子检测 | 第52-53页 |
4.3.6 Western Blot法检测抗原诱导KU812细胞活化脱颗粒时P-Lyn、Lyn、P-Syk、Syk蛋白和MAPK家族蛋白的表达情况 | 第53-54页 |
4.4 讨论 | 第54-56页 |
4.4.1 抗原诱导KU812细胞脱颗粒和前炎症因子的变化 | 第54-55页 |
4.4.2 抗原诱导KU812细胞活化脱颗粒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 第55页 |
4.4.3 抗原诱导KU812活化脱颗粒的信号通路中P-Lyn/Lyn、P-Syk/Syk、MAPK家族蛋白的表达情况 | 第55-56页 |
4.5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牛乳 β-乳球蛋白分离纯化中试工艺设计 | 第57-63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中试实验设计思路 | 第57-61页 |
5.2.1 中试实验色谱柱规格 | 第57-58页 |
5.2.2 中试工艺流程图 | 第58-60页 |
5.2.3 中试工艺设备选型 | 第60-61页 |
5.2.4 中试工艺设备流程图 | 第6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1页 |
5.3.1 色谱柱填料粒径的影响 | 第61页 |
5.3.2 色谱柱柱尺寸的影响 | 第61页 |
5.3.3 操作方式的影响 | 第61页 |
5.4 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3-64页 |
6.1 结论 | 第63页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附录A 中试工艺设备流程图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