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生物传感器、医学传感器论文

光学生物传感中信号放大策略与石墨烯类纳米材料的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4-34页
    1.1 生物传感器第14-19页
        1.1.1 生物传感器的原理第14页
        1.1.2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和特点第14-15页
        1.1.3 光学生物传感器第15-19页
    1.2 纳米材料及其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第19-29页
        1.2.1 石墨烯第19-22页
        1.2.2 过渡金属二硫化物纳米材料第22-24页
        1.2.3 基于其它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第24-29页
    1.3 核酸分子信号放大技术第29-32页
        1.3.1 酶辅助的核酸信号放大技术第29-31页
        1.3.2 无酶参与的核酸信号放大技术第31-32页
    1.4 本研究论文的工作内容第32-34页
第2章 基于氧化石墨烯和杂交链式反应用于碱基切除修复酶活性分析第34-47页
    2.1 前言第34-35页
    2.2 实验部分第35-37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35-36页
        2.2.2 UDG酶活性的荧光定量分析及其抑制剂测定第36-37页
        2.2.3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第37页
        2.2.4 细胞培养及样品制备第3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7-46页
        2.3.1 实验设计原理第37-38页
        2.3.2 实验原理的验证第38-39页
        2.3.3 实验条件优化第39-42页
        2.3.4 UDG活性分析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第42-43页
        2.3.5 UDG酶抑制剂的测定第43-45页
        2.3.6 复杂体系中UDG的测定第45-46页
    2.4 小结第46-47页
第3章 基于DNA构象变换和氧化石墨烯的生物传感器用于p H的检测第47-56页
    3.1 前言第47-48页
    3.2 实验部分第48-49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48页
        3.2.2 不同p H的荧光分析第48页
        3.2.3 圆二光谱测定第48-4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9-55页
        3.3.1 实验设计原理第49页
        3.3.2 pH对荧光探针的影响第49-50页
        3.3.3 三链DNA结构的表征第50-51页
        3.3.4 实验原理的验证第51-52页
        3.3.5 实验条件优化第52-54页
        3.3.6 分析方法的响应性能研究第54-55页
        3.3.7 离子干扰实验第55页
    3.4 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基于石墨烯-血红素复合纳米材料的非标比色平台用于核酸和小分子的检测第56-71页
    4.1 前言第56-57页
    4.2 实验部分第57-59页
        4.2.1 试剂与仪器第57页
        4.2.2 GHs的制备与表征第57-58页
        4.2.3 GHs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动力学研究第58页
        4.2.4 GHs对ss DNA的响应第58页
        4.2.5 GHs对单双链DNA的区分第58页
        4.2.6 DNA的检测步骤第58-59页
        4.2.7 可卡因的检测步骤第5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9-69页
        4.3.1 GHs的表征第59-61页
        4.3.2 GHs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第61-63页
        4.3.3 GHs对ss DNA的响应以及对单双链的区分第63页
        4.3.4 GHs用于DNA的检测第63-65页
        4.3.5 GHs用于DNA检测的选择性研究第65-66页
        4.3.6 GHs用于可卡因的检测第66-67页
        4.3.7 GHs用于可卡因检测的灵敏度第67-68页
        4.3.8 GHs用于可卡因检测的选择性研究第68-69页
    4.4 小结第69-71页
第5章 基于甲氧檗因和poly(A)折叠的非标记荧光方法检测micro RNA第71-79页
    5.1 前言第71-72页
    5.2 实验部分第72-73页
        5.2.1 试剂与仪器第72-73页
        5.2.2 Mi RNA的检测第73页
        5.2.3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第7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3-78页
        5.3.1 实验设计原理第73-74页
        5.3.2 实验原理的验证第74-75页
        5.3.3 实验条件优化第75-76页
        5.3.4 分析方法的响应性能研究第76-77页
        5.3.5 分析方法的特异性研究第77-78页
    5.4 小结第78-79页
第6章 基于二硫化钨和双链特异性核酸酶信号放大方法用于micro RNA的高灵敏检测第79-92页
    6.1 前言第79-80页
    6.2 实验部分第80-82页
        6.2.1 试剂与仪器第80-81页
        6.2.2 MiRNA的荧光定量分析第81页
        6.2.3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第81页
        6.2.4 细胞的培养第81页
        6.2.5 荧光定量PCR检测mi RNA第81-82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82-91页
        6.3.1 实验设计原理第82-83页
        6.3.2 WS_2纳米片与GO荧光淬灭效率对比第83页
        6.3.3 WS_2纳米片对不同长度的寡核苷酸结合力大小的考察第83-84页
        6.3.4 实验原理的验证第84-87页
        6.3.5 实验条件优化第87页
        6.3.6 分析方法的响应性能研究第87-88页
        6.3.7 分析方法的特异性研究第88-89页
        6.3.8 复杂体系中mi RNA的测定第89-91页
    6.4 小结第91-92页
结论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12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12-114页
致谢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板柱节点冲切破坏后性能研究
下一篇:狂犬病病毒磷蛋白调控狂犬病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