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现实背景 | 第9-10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小微企业的相关研究 | 第11页 |
1.3.2 领导力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3 员工敬业度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3.4 领导力与员工敬业度的相关研究 | 第13页 |
1.3.5 文献评述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3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21页 |
2.1 小微企业的理论概述 | 第16-17页 |
2.1.1 小微企业的定义与分类 | 第16页 |
2.1.2 小微企业的特征 | 第16-17页 |
2.2 领导力的理论概述 | 第17-19页 |
2.2.1 领导力的定义 | 第17页 |
2.2.2 领导理论综述 | 第17-19页 |
2.2.3 领导力的构成要素 | 第19页 |
2.3 员工敬业度的理论概述 | 第19-21页 |
2.3.1 员工敬业度的定义与结构 | 第19-20页 |
2.3.2 员工敬业度的测量 | 第20-21页 |
第3章 研究假设 | 第21-29页 |
3.1 小微企业管理者领导力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第21-28页 |
3.1.1 小微企业管理者领导力模型构建的必要性 | 第21页 |
3.1.2 小微企业管理者领导力模型的构建 | 第21-28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8-29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29-36页 |
4.1 研究模型的设计 | 第29页 |
4.2 调查量表的设计 | 第29-33页 |
4.2.1 领导力量表 | 第30页 |
4.2.2 员工敬业度量表 | 第30页 |
4.2.3 员工敬业度量表预测试 | 第30-33页 |
4.3 研究对象及数据处理方法 | 第33-36页 |
4.3.1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式 | 第33-35页 |
4.3.2 数据处理方式 | 第35-36页 |
第5章 小微企业管理者领导力对员工敬业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6-48页 |
5.1 大样本调查问卷基本情况及描述统计 | 第36-37页 |
5.2 小微企业管理者领导力结构维度探讨 | 第37-39页 |
5.2.1 KMO与Bartlett球形检验 | 第37页 |
5.2.2 抽取共同因素 | 第37-38页 |
5.2.3 因子负荷矩阵旋转结果与信度检验 | 第38-39页 |
5.3 员工敬业度结构维度探讨 | 第39-41页 |
5.3.1 KMO与Bartlett球形检验 | 第39页 |
5.3.2 抽取共同因素 | 第39-40页 |
5.3.3 因子负荷矩阵旋转结果与信度检验 | 第40-41页 |
5.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1-44页 |
5.4.1 小微企业管理者领导力指标体系验证性分析 | 第41-43页 |
5.4.2 员工敬业度指标体系验证性分析 | 第43-44页 |
5.5 小微企业管理者领导力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研究 | 第44-48页 |
5.5.1 小微企业管理者领导力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研究 | 第44-45页 |
5.5.2 小微企业管理者领导力各维度对员工敬业度各维度的影响研究 | 第45-48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局限性以及研究展望 | 第48-5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8页 |
6.2 管理建议 | 第48-50页 |
6.3 研究局限性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