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3-2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4页 |
1.2.1 高速铁路桥上有砟轨道发展概述 | 第14-19页 |
1.2.2 桥上有砟轨道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2.3 有砟轨道减振措施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3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1.4 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5-2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6-29页 |
2 基于离散元法的三轴试验仿真模型建立与验证 | 第29-43页 |
2.1 离散元法概述 | 第29-36页 |
2.1.1 离散元法计算原理 | 第30-34页 |
2.1.2 离散元法本构模型 | 第34-36页 |
2.2 三轴试验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6-41页 |
2.2.1 道砟颗粒的精细化仿真模型 | 第36-38页 |
2.2.2 三轴试验模型的建立 | 第38-41页 |
2.3 三轴试验仿真模型的验证 | 第41-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3 基于道砟三轴离散元模型的集料非线性力学特性研究 | 第43-63页 |
3.1 道砟集料静三轴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51页 |
3.1.1 围压对道砟集料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 第43-46页 |
3.1.2 级配对道砟集料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 第46-51页 |
3.2 道砟集料动三轴试验结果分析 | 第51-56页 |
3.2.1 荷载频率对道砟集料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 第52-53页 |
3.2.2 荷载幅值对道砟集料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 第53-56页 |
3.3 散粒体道砟集料的非线性力学特性研究 | 第56-6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4 高速铁路桥上有砟轨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63-75页 |
4.1 动力学模型基本假设 | 第63页 |
4.2 高速铁路桥上有砟轨道系统子模型的建立 | 第63-72页 |
4.2.1 高速车辆模型 | 第63-65页 |
4.2.2 有砟轨道结构模型 | 第65-67页 |
4.2.3 桥梁结构模型 | 第67-68页 |
4.2.4 轮轨接触模型 | 第68-70页 |
4.2.5 轨道不平顺激励 | 第70-72页 |
4.3 车辆-有砟轨道-桥梁耦合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第72-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5 高速铁路车辆-有砟轨道-桥梁系统参数影响分析 | 第75-95页 |
5.1 动力评价指标 | 第75-77页 |
5.2 非线性道床模型与线弹性道床模型系统动力特性对比 | 第77-81页 |
5.3 不同行车条件下桥上有砟轨道系统动力特性研究 | 第81-88页 |
5.3.1 行车速度对系统动力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 第81-85页 |
5.3.2 列车轴重对系统动力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 第85-88页 |
5.4 轨道结构参数对系统动力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 第88-9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2-95页 |
6 不同减振措施下桥上有砟轨道系统动力特性研究 | 第95-117页 |
6.1 枕下胶垫对系统动力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 第95-105页 |
6.1.1 有无枕下胶垫对系统动力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 第96-99页 |
6.1.2 枕下胶垫刚度对系统动力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 第99-103页 |
6.1.3 枕下胶垫厚度对系统动力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 第103-105页 |
6.2 砟下胶垫对系统动力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 第105-115页 |
6.2.1 有无砟下胶垫对系统动力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 第106-109页 |
6.2.2 砟下胶垫刚度对系统动力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 第109-112页 |
6.2.3 砟下胶垫厚度对系统动力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 第112-115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21页 |
7.1 结论 | 第117-119页 |
7.2 展望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5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5-12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