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 绩效考核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 第17-22页 |
2.1 绩效考核的基本理论 | 第17-20页 |
2.1.1 绩效考核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绩效考核的目的 | 第17-18页 |
2.1.3 绩效考核的原则 | 第18-20页 |
2.1.4 绩效考核的流程 | 第20页 |
2.2 绩效考核常用的方法 | 第20-21页 |
2.2.1 360度考核法 | 第20页 |
2.2.2 关键绩效指标法 | 第20页 |
2.2.3 平衡计分卡 | 第20-21页 |
2.2.4 目标管理法 | 第21页 |
2.3 绩效考核方法选择的依据 | 第21-22页 |
3 芽木公司现状分析 | 第22-38页 |
3.1 芽木公司企业概况 | 第22-26页 |
3.1.1 企业介绍 | 第22-23页 |
3.1.2 组织结构 | 第23页 |
3.1.3 芽木公司研发人员界定 | 第23-24页 |
3.1.4 芽木公司研发人员现状 | 第24-26页 |
3.2 芽木研发人员概况 | 第26-31页 |
3.2.1 芽木公司研发人员的个性特点 | 第26-27页 |
3.2.2 芽木公司研发人员工作分析 | 第27-29页 |
3.2.3 芽木公司研发人员绩效构成 | 第29-30页 |
3.2.4 芽木公司研发人员绩效特征 | 第30-31页 |
3.3 芽木公司研发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 第31-34页 |
3.3.1 考核方案 | 第31页 |
3.3.2 考核方法 | 第31-33页 |
3.3.3 考核维度及考核指标 | 第33页 |
3.3.4 考核结果的使用 | 第33-34页 |
3.4 问卷调查及绩效考核的问题总结 | 第34-38页 |
3.4.1 问卷调查目的 | 第34页 |
3.4.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第34页 |
3.4.3 问卷分析 | 第34-36页 |
3.4.4 芽木公司研发人员现行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4 芽木公司研发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优化设计 | 第38-56页 |
4.1 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设计的目的原则和思路 | 第38-39页 |
4.1.1 考核体系优化设计的目的 | 第38页 |
4.1.2 考核体系优化设计的原则 | 第38-39页 |
4.1.3 考核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 | 第39页 |
4.2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9-52页 |
4.2.1 确定芽木公司战略目标 | 第40页 |
4.2.2 BSC绘制企业年度战略地图 | 第40-41页 |
4.2.3 制定行动方案 | 第41-43页 |
4.2.4 提取KPI及确定考核标准 | 第43-47页 |
4.2.5 确定指标的权重 | 第47-52页 |
4.3 芽木公司研发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设计 | 第52-56页 |
4.3.1 考核主体 | 第52-53页 |
4.3.2 考核周期 | 第53页 |
4.3.3 考核方式 | 第53页 |
4.3.4 结果应用 | 第53-56页 |
5 芽木公司绩效考核的实施及保障方案 | 第56-58页 |
5.1 芽木绩效考核的实施情况 | 第56页 |
5.2 保障方案 | 第56-5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结论 | 第58-59页 |
6.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A 芽木公司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工作调查问卷 | 第62-64页 |
作者简历 | 第64-6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