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实践报告--以《忆棠的夏天》(第一章)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0页 |
1.1 任务背景 | 第8页 |
1.2 任务目标 | 第8页 |
1.3 任务意义 | 第8-10页 |
第2章 指导本项目的翻译理论 | 第10-12页 |
2.1 目的论及其运用原则 | 第10-11页 |
2.2 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观 | 第11-12页 |
第3章 翻译过程描述 | 第12-16页 |
3.1 任务描述 | 第12页 |
3.1.1 原文创作背景 | 第12页 |
3.1.2 原文内容简介 | 第12页 |
3.2 译前准备 | 第12-13页 |
3.2.1 前期规划 | 第12-13页 |
3.2.2 工具选择 | 第13页 |
3.2.3 翻译计划 | 第13页 |
3.3 翻译过程 | 第13-14页 |
3.4 译后审校 | 第14-16页 |
第4章 翻译案例分析 | 第16-22页 |
4.1 目的论指导下词的翻译 | 第16-17页 |
4.1.1 拟声词和叠词的使用 | 第16页 |
4.1.2 感叹词和程度副词的使用 | 第16-17页 |
4.2 目的论指导下句子的翻译 | 第17-18页 |
4.2.1 短句 | 第17-18页 |
4.2.2 排比句 | 第18页 |
4.3 目的论指导下的人物对话翻译 | 第18-19页 |
4.3.1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话 | 第18-19页 |
4.3.2 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对话 | 第19页 |
4.4 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选择 | 第19-22页 |
4.4.1 直译法 | 第19-20页 |
4.4.2 直译加注法 | 第20-21页 |
4.4.3 意译法 | 第21-22页 |
第5章 总结与启示 | 第22-24页 |
附录1 | 第24-36页 |
附录2 | 第36-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