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乳酸菌 | 第9页 |
1.1.1 乳酸菌及其分类 | 第9页 |
1.2 乳酸菌细菌素 | 第9-11页 |
1.2.1 细菌素的定义 | 第9页 |
1.2.2 细菌素的分类 | 第9-10页 |
1.2.3 细菌素的作用方式 | 第10-11页 |
1.2.4 细菌素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 | 第11页 |
1.2.5 细菌素与传统抗生素的差异 | 第11页 |
1.3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 | 第11-13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4 乳酸菌细菌素的分离纯化 | 第13-16页 |
1.4.1 分离纯化方法 | 第13-14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乳酸菌细菌素的应用研究 | 第16-18页 |
1.5.1 乳酸菌细菌素在食品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1.5.2 乳酸菌细菌素在医疗方面中的应用 | 第18页 |
1.5.3 乳酸菌细菌素在饲料中的应用 | 第18页 |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8-19页 |
1.7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7.1 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 第19页 |
1.7.2 细菌素的分离纯化与分子量的测定 | 第19页 |
1.7.3 细菌素抑菌谱及生物稳定性的研究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 第20-3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2页 |
2.1.1 菌株分离供试样品 | 第20页 |
2.1.2 菌种 | 第20页 |
2.1.3 仪器与设备 | 第20-21页 |
2.1.4 培养基 | 第21-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2.2.1 抑菌活性测定 | 第22页 |
2.2.2 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的初步筛选 | 第22-23页 |
2.2.3 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菌株的确定 | 第23页 |
2.2.4 菌种鉴定 | 第23-24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2.3.1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初步筛选 | 第24-25页 |
2.3.2 产细菌素乳酸菌菌株的确定结果 | 第25-26页 |
2.3.3 菌种鉴定结果 | 第26-29页 |
2.4 本章结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细菌素的分离纯化与分子量测定 | 第31-48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1-33页 |
3.1.1 菌种 | 第31页 |
3.1.2 仪器与设备 | 第31-32页 |
3.1.3 主要培养基 | 第32页 |
3.1.4 主要试剂 | 第32-33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3-37页 |
3.2.1 Garviecin LG34的乙醇粗提 | 第33页 |
3.2.2 细菌素的Sephadex G-50 凝胶层析 | 第33页 |
3.2.3 细菌素的SP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 | 第33-34页 |
3.2.4 Garviecin LG34分子量的测定 | 第34-36页 |
3.2.5 检测方法 | 第36-37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7-47页 |
3.3.1 蛋白含量的测定(Folin-酚法) | 第37页 |
3.3.2 Sephadex G-50 凝胶层析条件的确定 | 第37-42页 |
3.3.3 SP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条件的确定 | 第42-45页 |
3.3.4 分离纯化结果 | 第45页 |
3.3.5 Garviecin LG34分子量的测定结果 | 第45-47页 |
3.4 本章结论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细菌素抑菌谱及生物稳定性的研究 | 第48-56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8-50页 |
4.1.1 试验菌种 | 第48页 |
4.1.2 仪器与设备 | 第48-49页 |
4.1.3 主要培养基 | 第49页 |
4.1.4 主要试剂 | 第49-50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4.2.1 细菌素样品的制备 | 第50页 |
4.2.2 格氏乳球菌素LG34抗菌谱的测定 | 第50页 |
4.2.3 格氏乳球菌素LG34活性的测定 | 第50页 |
4.2.4 格氏乳球菌素LG34生物稳定性的测定 | 第50-51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1-55页 |
4.3.1 格氏乳球菌素LG34抑菌谱的测定 | 第51-52页 |
4.3.2 格氏乳球菌素LG34活性的测定 | 第52页 |
4.3.3 格氏乳球菌素LG34生物稳定性的测定结果 | 第52-55页 |
4.4 本章结论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5.1 结论 | 第56页 |
5.2 创新点 | 第56页 |
5.3 建议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