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失衡 | 第10-11页 |
1.1.2 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 | 第11页 |
1.1.3 传统观念导致教育不公平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2章 城乡异地同步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 第21-27页 |
2.1 城乡异地同步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 第21-23页 |
2.1.1 城乡异地同步教学的概念 | 第21-22页 |
2.1.2 城乡异地同步教学的模式 | 第22页 |
2.1.3 城乡异地同步教学的特点 | 第22-23页 |
2.2 城乡异地同步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23-25页 |
2.2.1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 第23-24页 |
2.2.2 情景学习理论 | 第24页 |
2.2.3 教育公平理论 | 第24-25页 |
2.3 城乡异地同步教学模式的理论模型 | 第25-27页 |
2.3.1 城乡异地同步教学模式组成元素 | 第25页 |
2.3.2 城乡异地同步教学模式的运行方式 | 第25-26页 |
2.3.3 城乡异地同步教学模式的基本形态 | 第26-27页 |
第3章 城乡异地同步教学模式的实践 | 第27-46页 |
3.1 城市主场城乡异地同步教学案例 | 第27-34页 |
3.1.1 城市主场城乡异地同步教学案例的教学设计 | 第27-29页 |
3.1.2 城市主场城乡异地同步教学案例的授课过程简述 | 第29-32页 |
3.1.3 城市主场城乡异地同步教学案例的授课经验分析 | 第32-34页 |
3.2 农村主场的城乡异地同步教学案例 | 第34-40页 |
3.2.1 农村主场的城乡异地同步教学案例的教学设计 | 第34-36页 |
3.2.2 农村主场城乡异地同步教学案例的授课过程简述 | 第36-39页 |
3.2.3 农村主场城乡异地同步教学案例的授课经验分析 | 第39-40页 |
3.3 教师和学生对于城乡异地同步教学的总体评价分析 | 第40-46页 |
3.3.1 双边教师对城乡异地同步教学的评价 | 第40-43页 |
3.3.2 双边学生对城乡异地同步教学的态度 | 第43-46页 |
第4章 优化城乡异地同步教学模式效果的保障条件 | 第46-51页 |
4.1 提升教师素质 | 第46-47页 |
4.2 创建网络平台 | 第47-48页 |
4.3 革新教学方法 | 第48-49页 |
4.4 加大支持力度 | 第49-50页 |
4.5 创建资源库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