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双臂移动机器人三维仿真中碰撞检测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来源第10页
    1.2 课题背景第10-12页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2-13页
    1.4 碰撞检测发展概况第13-14页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4-16页
    1.6 本文的工作和组织架构第16-17页
第二章 碰撞检测主要算法介绍第17-24页
    2.1 基于特征的碰撞检测算法第17-21页
        2.1.1 Lin-Canny 算法第18-19页
        2.1.2 I-Collide 算法第19-20页
        2.1.3 Vclip 算法第20页
        2.1.4 Swift 算法第20-21页
        2.1.5 Swift++算法第21页
    2.2 面向单纯形的碰撞检测算法第21-22页
        2.2.1 GJK 算法第22页
    2.3 碰撞检测算法总结第22-23页
    2.4 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SMARTPAL 双臂移动机器人运动学研究第24-30页
    3.1 SMARTPAL 双臂移动机器人系统结构第24-25页
    3.2 SMARTPAL 机器人手臂运动学方程第25-29页
    3.3 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VCLIP 碰撞检测原理第30-35页
    4.1 VCLIP第30页
    4.2 VCLIP 的POLYHEDRON 和POLYTREE 数据结构第30-33页
        4.2.1 简单PolyTree 的定义格式第31-32页
        4.2.2 复杂PolyTree 的数据格式第32-33页
    4.3 几何信息存储和POLYTREELIBRARIES第33页
    4.4 VCLIP 与JAVA3D 数据接口第33-34页
    4.5 小结第34-35页
第五章 碰撞检测总体方案设计第35-57页
    5.1 项目介绍第35-36页
        5.1.1 三维仿真环境介绍第35-36页
    5.2 碰撞检测功能需求分析第36-37页
    5.3 虚拟环境模型的包围盒结构第37-39页
    5.4 SMARTPAL 机器人模型及其包围盒构造第39-49页
        5.4.1 VRML 数据格式第41-43页
        5.4.2 基于VRML 层次结构的非凸模型分解第43-47页
        5.4.3 AABB 轴向包围盒构造第47-48页
        5.4.4 OBB 有向包围盒构造第48-49页
    5.5 算法设计第49-52页
    5.6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2-55页
    5.7 小结第55-5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6.1 结论第57-58页
    6.2 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64-65页
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间歇反应过程的预测控制与实时仿真平台验证
下一篇:新一代移动通信无线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