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思想对企业经营的启发和借鉴
摘要 | 第5-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1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9-1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围棋思想综述 | 第11-15页 |
2.1 围棋思想的历史演进 | 第11页 |
2.2 围棋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 第11-14页 |
2.2.1 围棋与易经 | 第12-13页 |
2.2.2 围棋与儒学 | 第13页 |
2.2.3 围棋与道家 | 第13-1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三章 围棋企业经营拟合性分析 | 第15-22页 |
3.1 企业经营管理的概念 | 第15-16页 |
3.2 围棋企业经营拟合性分析 | 第16-18页 |
3.2.1 围棋与经济的拟合 | 第16-17页 |
3.2.2 围棋与企业经营的拟合 | 第17-18页 |
3.3 围棋企业经营拟合性的横向比较 | 第18-20页 |
3.3.1 围棋与国际象棋的比较 | 第18-19页 |
3.3.2 围棋与中国古代兵法的比较 | 第19-20页 |
3.4 围棋思想在企业竞争中应用的局限性 | 第20-2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四章 围棋战略思想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启示 | 第22-38页 |
4.1 大局观 | 第22-24页 |
4.2 形势判断—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 第24-26页 |
4.3 共赢 | 第26-27页 |
4.4 棋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第27-28页 |
4.5 脱先—解决决策困惑的方法 | 第28-29页 |
4.6 棋手的盲点 | 第29-30页 |
4.7 天王山—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 第30-31页 |
4.8 竞争制胜的三种途径 | 第31-35页 |
4.8.1 善胜者不争 | 第31-32页 |
4.8.2 善战者不败 | 第32-33页 |
4.8.3 善败者不乱 | 第33-35页 |
4.9 棋型—追求企业的正型 | 第35页 |
4.10 《围棋十诀》与企业扩张 | 第35-36页 |
4.11 收官—细节决定成败 | 第36-37页 |
4.12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围棋辩证思想对企业经营的启示 | 第38-48页 |
5.1 速度与坚实 | 第38-40页 |
5.2 势与地 | 第40-42页 |
5.3 计算与感觉 | 第42-43页 |
5.4 急所与大场 | 第43-45页 |
5.5 一方空与多方空 | 第45页 |
5.6 敌之要点即我之要点 | 第45-47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六章 围棋技战术思想在企业管理与竞争中的应用 | 第48-58页 |
6.1 定式运用 | 第48-49页 |
6.2 手筋—竞争中的一招致胜 | 第49-51页 |
6.3 试应手—相机抉择的高级战术 | 第51-52页 |
6.4 角的优势—新创企业的根据地 | 第52-53页 |
6.5 模仿棋—以模拟跟随,以创新超越 | 第53-55页 |
6.6 子效—提高员工效率 | 第55-56页 |
6.7 弃子三原则 | 第56页 |
6.8 行棋的节奏 | 第56-57页 |
6.9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七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第58-59页 |
7.1 论文的结论 | 第58页 |
7.2 论文的不足 | 第58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