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 阿特拉津及其危害 | 第10页 |
2 阿特拉津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3 电化学传感器的类型及其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 第11-16页 |
3.1 电流型传感器及其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3.2 电位型传感器及其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 第13页 |
3.3 阻抗型传感器及其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 第13页 |
3.4 酶类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3.4.1 单酶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3.4.2 双酶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3.5 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在农药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3.5.1 基于碳纳米管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 第15页 |
3.5.2 基于纳米粒子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4 电化学传感器在农药检测中的发展前景 | 第16页 |
5 本研究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基于单层纳米金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阿特拉津 | 第18-3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1.1 材料与设备 | 第18-20页 |
1.1.1 材料 | 第18-19页 |
1.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19页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页 |
1.1.4 实验所需溶液 | 第19-20页 |
1.2 方法 | 第20-22页 |
1.2.1 纳米金粒子的的制备和表征 | 第20页 |
1.2.2 BSA/Anti-atrazine/GNPs/G电极的构建 | 第20-21页 |
1.2.3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1页 |
1.2.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21-22页 |
1.2.5 BSA/Anti-atrazine/GNPs/G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和稳定性 | 第22页 |
1.2.6 玉米实际样品的前处理和加标回收实验 | 第2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33页 |
2.1 GNPs和BSA/Anti-atrazine/GNPs/G电极的表征 | 第22-25页 |
2.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25-29页 |
2.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阿特拉津的测定 | 第29-31页 |
2.4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和稳定性 | 第31-32页 |
2.5 玉米实际样品的检测及其加标回收率实验 | 第32-33页 |
3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直接法检测阿特拉津 | 第34-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1.1 材料与设备 | 第34-35页 |
1.1.1 材料 | 第34页 |
1.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34页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1.1.4 实验所需溶液 | 第35页 |
1.2 方法 | 第35-36页 |
1.2.1 BSA/Anti-atrazine/G电极的制备 | 第35页 |
1.2.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5-36页 |
1.2.3 玉米实际样品的前处理和加标回收实验 | 第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2.1 BSA/Anti-atrazine/G电极的表征 | 第36-37页 |
2.2 BSA/Anti-atrazine/G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测定阿特拉津 | 第37-38页 |
2.3 玉米实际样品的检测及其加标回收率实验 | 第38-39页 |
3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检测玉米中的阿特拉津 | 第40-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1.1 材料 | 第40页 |
1.1.1 材料与试剂 | 第40页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0页 |
1.2 方法 | 第40-41页 |
1.2.1 样品的处理 | 第40页 |
1.2.2 样品的提取净化 | 第40-41页 |
1.2.3 色谱与质谱的条件 | 第41页 |
1.2.4 定量检测 | 第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2.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42-43页 |
2.2 回收率的测定 | 第43-44页 |
3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45-47页 |
研究创新点与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中英缩略对照表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