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文化缺省的补偿翻译研究--以《胡同》汉译英为例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翻译材料简介 | 第10-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2.1 关联理论及其发展 | 第13-14页 |
2.1.1 明示—推理交际模式 | 第13页 |
2.1.2 最佳关联 | 第13-14页 |
2.1.3 最佳关联原则与最大关联原则 | 第14页 |
2.1.4 关联理论的发展 | 第14页 |
2.2 文化缺省现象 | 第14-17页 |
2.2.1 文化缺省概述 | 第14-15页 |
2.2.2 文化缺省与文化空缺 | 第15-17页 |
3 关联理论视角下文化缺省补偿策略与方法 | 第17-33页 |
3.1 关联理论在《胡同》英译中应用 | 第17-21页 |
3.1.1 关联理论与翻译 | 第17-18页 |
3.1.2 关联理论与文化缺省现象 | 第18-21页 |
3.2 《胡同》中的文化缺省 | 第21-25页 |
3.2.1 谚语俗语 | 第21-22页 |
3.2.2 历史典故 | 第22-23页 |
3.2.3 特色建筑名称 | 第23-24页 |
3.2.4 特色胡同名称 | 第24-25页 |
3.3 《胡同》中文化缺省补偿策略与方法 | 第25-33页 |
3.3.1 归化 | 第25-26页 |
3.3.2 文内明示 | 第26-29页 |
3.3.3 阐译 | 第29-31页 |
3.3.4 删除 | 第31-33页 |
4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附录A | 第35-6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