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合同的特点及翻译策略探究--以《香港再保险公司投资协议》为例
|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引言 | 第9-10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 2.1 商务合同翻译 | 第10-11页 |
| 2.1.1 研究与现状 | 第10-11页 |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1-14页 |
| 2.2.1 英汉对比 | 第11-12页 |
| 2.2.2 语境背景 | 第12-14页 |
| 2.2.3 文体风格 | 第14页 |
| 3. 商务合同文本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 第14-19页 |
| 3.1 商务合同文本的特点 | 第14-15页 |
| 3.2 商务合同文本的翻译策略 | 第15-19页 |
| 3.2.1 "对等理论"的角度 | 第15-16页 |
| 3.2.2 "语境语域"理论角度 | 第16-18页 |
| 3.2.3 "文本类型"理论角度 | 第18-19页 |
| 4. 《香港再保险公司投资协议》案例分析 | 第19-37页 |
| 4.1 从"英汉对比"视角分析 | 第19-25页 |
| 4.1.1 化"静"为"动" | 第19-22页 |
| 4.1.1.1 化"被动"为"主动" | 第19-21页 |
| 4.1.1.2 化"名词"为"动词" | 第21-22页 |
| 4.1.2 "动态"重组 | 第22-25页 |
| 4.2 从"语境背景"的视角分析 | 第25-30页 |
| 4.2.1 常见词的多个义项:仔细甄选 | 第25-27页 |
| 4.2.2 专业术语的翻译:积累知识 | 第27-30页 |
| 4.2.2.1 法律合同类:注意规范和习惯表达 | 第27-29页 |
| 4.2.2.2 商务文本类:注意专业用词勤查证 | 第29-30页 |
| 4.3 从"文体风格"视角分析 | 第30-37页 |
| 4.3.1 准确性 | 第31-34页 |
| 4.3.1.1 用词明晰化 | 第31-32页 |
| 4.3.1.2 情态动词 | 第32-34页 |
| 4.3.2 正式性 | 第34-37页 |
| 4.3.2.1 避免口语化 | 第34-35页 |
| 4.3.2.2 古语词 | 第35-37页 |
| 5. 结语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附录 | 第40-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