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民办高校辅导员学校认同感问题研究--以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绪论第10-19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综第13-15页
        1.2.3 文献评述第15-16页
    1.3 研究目的第16页
    1.4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第16页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7页
    1.6 相关概念分析第17-19页
2.认同感问题与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学校认同感第19-24页
    2.1 认同感与学校认同感第19-20页
    2.2 民办高校辅导员学校认同感的内涵第20-21页
    2.3 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特点与民办高校认同感第21-24页
        2.3.1 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特殊性第21-22页
        2.3.2 民办高校辅导员与民办高校认同感的关系第22-24页
3.民办高校辅导员学校认同感的现状分析第24-31页
    3.1 调查概况第24页
    3.2 调查对象和方法第24-25页
        3.2.1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简介第24页
        3.2.2 调查方法第24-25页
    3.3 调查结果第25-28页
    3.4 辅导员学校认同感存在的问题第28-31页
        3.4.1 对辅导员工作定位不清第28-29页
        3.4.2 对民办学校没有归属意愿第29页
        3.4.3 辅导员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第29-31页
4.民办高校辅导员缺乏学校认同感的原因分析第31-35页
    4.1 国家和社会层面第31-32页
        4.1.1 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第31页
        4.1.2 相关部门对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重视程度不够第31-32页
    4.2 民办高校层面第32-33页
        4.2.1 民办高校辅导员待遇过低第32页
        4.2.2 民办高校忽视辅导员队伍思想引导工作第32-33页
        4.2.3 民办高校培训制度存在问题,自我提升空间狭窄第33页
        4.2.4 民办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尚不健全第33页
    4.3 民办高校辅导员自身层面第33-35页
        4.3.1 民办高校辅导员对自身职业定位缺乏规划第33-34页
        4.3.2 民办高校辅导员存在到一定的人际关系紧张问题第34页
        4.3.3 民办高校辅导员社会地位偏低第34-35页
5.重塑与调适民办高校辅导员学校认同感的措施和对策第35-41页
    5.1 国家和社会层面第35-37页
        5.1.1 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护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利益第35页
        5.1.2 制定法律法规时必须更具针对性第35-36页
        5.1.3 切实提高辅导员的福利待遇第36页
        5.1.4 完善民办高校的行政管理机制第36页
        5.1.5 提升民办高校辅导员自身的法律意识第36-37页
    5.2 民办高校层面第37-40页
        5.2.1 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第37-38页
        5.2.2 建立民主化的管理模式第38页
        5.2.3 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第38页
        5.2.4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校园环境第38-39页
        5.2.5 提高辅导员的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第39-40页
    5.3 民办高校辅导员自身层面第40-41页
        5.3.1 建立职业自豪感,加强职业规划第40页
        5.3.2 学习处事能力,改善人际关系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附录(问卷调查)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吉林省蔬菜产业链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库存约束的A企业供应链融资决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