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航天器及其运载工具论文--航天站与空间探测器论文--太阳探测器与行星探测器论文

星壤撞击器侵彻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1.2.1 地外天体模拟壤研究进展第10-12页
        1.2.2 地外天体撞击器研究进展第12-15页
        1.2.3 侵彻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第15-16页
    1.3 研究现状综述与分析第16-17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侵彻特性分析与地面实验方案第19-30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撞击器侵彻特性分析第19-22页
        2.2.1 空腔膨胀理论第19-20页
        2.2.2 侵彻特性分析第20-22页
    2.3 地面实验方案第22-29页
        2.3.1 实验目的第22页
        2.3.2 实验方法第22-25页
        2.3.3 实验内容第25-26页
        2.3.4 侵彻特性参数测定方法第26-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弹头形状对侵彻特性的影响第30-48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弹头类型及几何参数第30-31页
    3.3 弹体受力分析第31-35页
    3.4 不同弹头形状对侵彻特性影响分析第35-46页
        3.4.1 弹头形状对弹道稳定性的影响第35-38页
        3.4.2 弹头形状对侵彻深度的影响第38-39页
        3.4.3 弹头形状对最终姿态角的影响第39-41页
        3.4.4 弹头形状对过载的影响第41-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星壤粒径对侵彻特性的影响第48-56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不同粒径模拟星壤对比第48页
    4.3 实验弹体选取第48-49页
    4.4 星壤粒径对弹体侵彻特性影响分析第49-55页
        4.4.1 星壤粒径对弹道稳定性的影响第49-50页
        4.4.2 星壤粒径对侵彻深度的影响第50-51页
        4.4.3 星壤粒径对最终姿态角的影响第51-52页
        4.4.4 星壤粒径对过载的影响第52-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质心位置对侵彻特性的影响第56-68页
    5.1 引言第56页
    5.2 研究方法第56页
    5.3 有限元模型第56-60页
        5.3.1 数值模拟软件第56-57页
        5.3.2 材料模型第57页
        5.3.3 模型建立第57-58页
        5.3.4 模型验证第58-60页
        5.3.5 工况设计第60页
    5.4 质心位置对侵彻特性影响分析第60-67页
        5.4.1 质心位置对弹道稳定性的影响第60-63页
        5.4.2 质心位置对侵彻深度的影响第63-64页
        5.4.3 质心位置对最终姿态角的影响第64-65页
        5.4.4 质心位置对过载的影响第65-67页
    5.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4-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适用
下一篇:脉冲激光模拟SRAM单粒子效应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