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制度论文--义务教育论文

义务教育择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1.1 来自现实中的思考第11-12页
        1.1.2 源于理论上的启示第12页
        1.1.3 出于择校理性的期盼第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有助于充实择校研究的相关理论第12-13页
        1.2.2 有助于推动择校实践的理性表达第13页
    1.3 研究综述第13-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第16-17页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7-19页
        1.4.1 研究目标第17-18页
        1.4.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1页
        1.5.1 研究思路第19-20页
        1.5.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第2章 理论基础: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研究的基石第21-29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21-24页
        2.1.1 义务教育的公共性第21页
        2.1.2 择校第21-22页
        2.1.3 利益相关者第22-23页
        2.1.4 利益平衡第23-24页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4-25页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第24页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第24-25页
    2.3 义务教育择校利益相关者第25-29页
        2.3.1 择校利益相关者的厘定第25-26页
        2.3.2 择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第26-29页
第3章 利益平衡:义务教育择校问题治理的应然状态第29-37页
    3.1 基于公正的政府调控第29-32页
        3.1.1 政策制定兼顾大局第29-30页
        3.1.2 执行环节公开透明第30-31页
        3.1.3 监督机制保障完善第31-32页
    3.2 相对均衡的学校发展第32-33页
        3.2.1 学校建设标准化第32-33页
        3.2.2 师资力量平衡化第33页
    3.3 回归理性的教育诉求第33-37页
        3.3.1 教育诉求通道合理第34-35页
        3.3.2 学生和目标学校的匹配度合理第35-37页
第4章 利益失衡:义务教育择校问题存在的现实根源第37-47页
    4.1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现状第37-40页
        4.1.1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演化第37-38页
        4.1.2 择校治理遭遇的现实尴尬第38-40页
            4.1.2.1 教育不公平进一步加剧第38-39页
            4.1.2.2 阶层之间进一步分化第39-40页
    4.2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原因分析第40-44页
        4.2.1 家长多种诉求下的择校价值追求第40-42页
            4.2.1.1 基于公平正义的教育选择权的追求第40-41页
            4.2.1.2 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增值追求第41-42页
            4.2.1.3 基于社会阶层流动和阶层再生产的需要第42页
        4.2.2 择校治理政策执行中的政策失真第42-44页
            4.2.2.1 地方政府的双重角色第43页
            4.2.2.2 择校政策的选择性执行第43-44页
    4.3 义务教育择校中利益失衡的具体表现第44-47页
        4.3.1 各主体利益表达中过度彰显“自我”第44-45页
        4.3.2 择校中的教育寻租第45-47页
第5章 寻找平衡点:义务教育择校问题有效解决的可能出路第47-55页
    5.1 逐步均衡教育资源配置第47-50页
        5.1.1 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第47-48页
        5.1.2 促进薄弱校升级改造第48-49页
        5.1.3 推进特色化办学第49-50页
    5.2 制定政策引导合范行为产生第50-52页
        5.2.1 建立监督机制规范招生程序第51页
        5.2.2 完善信息通道避免盲目择校第51-52页
        5.2.3 健全检举系统提供反馈平台第52页
    5.3 促进民办学校发展提供更多选择机会第52-55页
        5.3.1 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政策第53页
        5.3.2 社会要给予更多支持第53-54页
        5.3.3 民办学校要加强自我发展第54-55页
结语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伯尔曼法律信仰思想研究
下一篇:基于语境理论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研究--以状语从句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