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藏族大学生英语元音习得的声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问题和方法 | 第8-9页 |
1.3 研究理论基础 | 第9-10页 |
1.3.1 术语界定 | 第9页 |
1.3.2 中介语理论 | 第9-10页 |
1.3.3 语音格局理论 | 第10页 |
1.4 二语语音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4.1 国外二语语音习得研究 | 第10-11页 |
1.4.2 国内二语语音习得研究 | 第11-13页 |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3页 |
1.5.1 思路创新 | 第13页 |
1.5.2 方法创新 | 第13页 |
1.6 本文的基本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英藏语音对比 | 第15-23页 |
2.1 英语语音 | 第15-18页 |
2.1.1 英语语音概况 | 第15-16页 |
2.1.2 英国英语GB元音系统 | 第16-18页 |
2.2 藏语语音 | 第18-20页 |
2.2.1 藏语语音概况 | 第18-19页 |
2.2.2 藏语拉萨话元音系统 | 第19-20页 |
2.3 藏语拉萨话元音与英音(GB)元音的比较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实验设计及方法 | 第23-27页 |
3.1 发音人的选择 | 第23页 |
3.2 测试词表的设计 | 第23-24页 |
3.3 声学实验 | 第24-26页 |
3.3.1 录音 | 第24-25页 |
3.3.2 语音标注及参数提取 | 第25-26页 |
3.4 听辨实验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元音习得偏误分析 | 第27-43页 |
4.1 元音习得概况 | 第27-28页 |
4.2 偏误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4.3 前元音习得偏误分析 | 第29-34页 |
4.3.1 /i:/的习得情况分析 | 第30-31页 |
4.3.2 /r/的习得情况分析 | 第31页 |
4.3.3 /e/的习得情况分析 | 第31-32页 |
4.3.4 /a/的习得情况分析 | 第32页 |
4.3.5 /ε:/的习得情况分析 | 第32-34页 |
4.4 后元音习得偏误分析 | 第34-38页 |
4.4.1 /(?):/的习得情况分析 | 第35页 |
4.4.2 /(?)/的习得情况分析 | 第35-36页 |
4.4.3 /(?):/的习得情况分析 | 第36页 |
4.4.4 /(?)/的习得情况分析 | 第36-37页 |
4.4.5 /u:/的习得情况分析 | 第37-38页 |
4.5 央元音习得偏误分析 | 第38-41页 |
4.5.1 /(?)/的习得情况分析 | 第39-40页 |
4.5.2 /(?):/的习得情况分析 | 第40页 |
4.5.3 /(?)/的习得情况分析 | 第40-41页 |
4.6 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语音迁移分析 | 第43-52页 |
5.1 迁移分析方法 | 第43-44页 |
5.2 前元音习得迁移分析 | 第44-46页 |
5.3 后元音习得迁移分析 | 第46-49页 |
5.4 央元音习得迁移分析 | 第49-51页 |
5.5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5页 |
6.1 教及学的启示 | 第52-53页 |
6.2 问题与不足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