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8页 |
1.1.1 现实背景 | 第9-14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14-16页 |
1.1.3 问题提出 | 第16-18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19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3 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1.3.1 章节安排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1.4 研究创新之处与研究意义 | 第21-24页 |
1.4.1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1-23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4-48页 |
2.1 技术多元化 | 第24-34页 |
2.1.1 技术多元化的发展 | 第24-26页 |
2.1.2 技术多元化内涵 | 第26-27页 |
2.1.3 技术多元化的测量 | 第27-30页 |
2.1.4 技术多元化的分类 | 第30-31页 |
2.1.5 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 | 第31-34页 |
2.2 技术重构 | 第34-39页 |
2.2.1 技术重构的发展 | 第34-38页 |
2.2.2 技术重构的内涵 | 第38-39页 |
2.3 企业开放度 | 第39-45页 |
2.3.1 企业开放度提出的背景 | 第39-41页 |
2.3.2 企业开放度的内涵 | 第41-43页 |
2.3.3 企业开放度的测量 | 第43-44页 |
2.3.4 企业开放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 第44-45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45-48页 |
3 理论构建 | 第48-56页 |
3.1 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 | 第48-49页 |
3.2 技术多元化与技术重构 | 第49-51页 |
3.3 技术重构与创新绩效 | 第51页 |
3.4 技术重构的中介作用 | 第51-53页 |
3.5 企业开放度的调节作用 | 第53-54页 |
3.6 技术多元化对创新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概念模型 | 第54-56页 |
4 研究设计与实证 | 第56-70页 |
4.1 数据收集与变量测量 | 第56-60页 |
4.1.1 数据收集 | 第56页 |
4.1.2 变量测量 | 第56-60页 |
4.2 描述性统计 | 第60页 |
4.3 层次回归 | 第60-67页 |
4.3.1 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 第61-62页 |
4.3.2 技术多元化对技术重构的作用 | 第62-64页 |
4.3.3 技术重构的中介作用 | 第64-65页 |
4.3.4 企业开放度的调节作用 | 第65-66页 |
4.3.5 实证结果汇总 | 第66-67页 |
4.4 结果讨论 | 第67-70页 |
4.4.1 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 第67-68页 |
4.4.2 技术重构的中介作用 | 第68-69页 |
4.4.3 企业开放度的调节作用 | 第69-7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0-75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0-71页 |
5.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第71-73页 |
5.2.1 理论贡献 | 第71-72页 |
5.2.2 实践启示 | 第72-73页 |
5.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