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北方话(官话方言)论文--北方方言(华北官话)论文

哈尔滨话合口呼零声母[v]化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图表索引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第一节 哈尔滨和哈尔滨话概况第11-14页
  一、哈尔滨概况第11-12页
  二、哈尔滨话概况第12-13页
  三、哈尔滨话合口呼零声母的语音分歧第13-14页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一、研究对象第14页
  二、研究目的第14页
  三、研究意义第14-15页
 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15-17页
  一、合口呼零声母语音研究第15页
  二、哈尔滨方言语音研究第15-17页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第17-24页
 第一节 研究材料第17-21页
  一、本文的研究材料第17-20页
  二、本文获取语料的过程第20页
  三、本文获取语料的方法第20-21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21-24页
  一、语料整理第21-22页
  二、语料处理第22-23页
  三、本文使用的统计软件及语料分析方法第23-24页
第三章 语言内部因素与[υ]化的关系第24-30页
 第一节 [υ]化与音节结构的关系第24-28页
 第二节 [υ]化与W 音节所处位置的关系第28-30页
第四章 社会因素与[υ]化的关系第30-50页
 第一节 年龄与[υ]化的相关性第30-32页
  一、合口呼零声母各韵类与各年龄群组V 型发音的相关性分析第30-31页
  二、原因分析第31-32页
  三、年龄与合口呼零声母各韵类V 型发音线性图第32页
 第二节 性别与[υ]化的相关性第32-35页
  一、合口呼零声母各韵类与性别群组V 型发音的相关性分析第32-33页
  二、原因分析第33-34页
  三、性别与合口呼零声母各韵类V 型发音线性图第34-35页
 第三节 职业声望与[υ]化的相关性第35-38页
  一、合口呼零声母各韵类与职业声望群组V 型发音的相关性分析第35-37页
  二、原因分析第37页
  三、职业声望与合口呼零声母各韵类V 型发音线性图第37-38页
 第四节 教育程度与[υ]化相关性第38-40页
  一、合口呼零声母各韵类与教育程度群组V 型发音的相关性分析第38-39页
  二、原因分析第39页
  三、教育程度合口呼零声母各韵类V 型发音线性图第39-40页
 第五节 家庭声望与[υ]化的相关性第40-42页
  一、合口呼零声母各韵类与家庭声望群组V 型发音的相关性分析第40-41页
  二、原因分析第41页
  三、家庭声望与合口呼零声母各韵类V 型发音线性图第41-42页
 第六节 民族与[υ]化的相关性第42-43页
  一、合口呼零声母各韵类与民族群组V 型发音的相关性分析第42页
  二、原因分析第42-43页
  三、民族与合口呼零声母各韵类V 型发音线性图第43页
 第七节 现居住地与[υ]化的相关性第43-46页
  一、合口呼零声母各韵类与现居住地群组V 型发音的相关性分析第43-44页
  二、原因分析第44-45页
  三、现居住地区与合口呼零声母各韵类V 型发音线性图第45-46页
 第八节 成长地区与[υ]化的相关性第46-48页
  一、合口呼零声母各韵类与成长地区群组V 型发音的相关性分析第46-47页
  二、原因分析第47页
  三、成长地区与合口呼零声母各韵类V 型发音线性图第47-48页
 第九节 语体与[υ]化的相关性第48-50页
  一、语体的划分第48页
  二、语体与V 型发音的相关分析第48页
  三、原因分析第48-50页
第五章 [υ]化的成因第50-68页
 第一节 [υ]化变异的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第50-55页
 第二节 [υ]化形成的原因第55-62页
  一、[υ]化形成的历史渊源第55-56页
  二、[υ]声母的产生原因第56-58页
  三、[υ]化形成的社会背景因素第58-60页
  四、[υ]化问题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第60-62页
 第三节 [υ]化变异是一项进行中的变化第62-63页
 第四节 对[υ]化的发展趋势的分析及预测第63-65页
 第五节 [υ]化与推广普通话第65-68页
  一、普通话推广的进程第65-66页
  二、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标准语及其功能和地位第66页
  三、[υ]化变异与普通话的关系第66-68页
第六章 结论第68-70页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发现第68-69页
 第二节 本文的局限性与不足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告语言变异现象研究
下一篇: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字本位词典编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