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 ·道德决策 | 第11页 |
| ·道义论的道德决策 | 第11-12页 |
| ·功利主义的道德决策 | 第12-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 ·模型概述 | 第13-14页 |
| ·模型比较 | 第14-16页 |
| ·测量方法 | 第16-19页 |
|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进行的改进 | 第19-22页 |
| ·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19-20页 |
| ·本研究的具体改进 | 第20-22页 |
| 第2章 研究设计 | 第22-26页 |
| ·问题提出 | 第22页 |
| ·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 ·使用心理学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究个体道德决策的情况 | 第22-23页 |
| ·考察情感反应和认知加工对于个体在道德两难困境中做出道德决策的影响 | 第23页 |
| ·了解道德决策的状况以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助人倾向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 第23页 |
|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 ·理论意义 | 第23页 |
| ·实践意义 | 第23页 |
| ·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 ·理论综述 | 第24页 |
| ·实验研究 | 第24页 |
| ·研究假设 | 第24-26页 |
| 第3章 研究方法 | 第26-45页 |
| ·研究一 | 第26-34页 |
|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 ·研究设计与程序 | 第26页 |
| ·研究假设 | 第26页 |
|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 ·研究材料 | 第26-27页 |
| ·计分方法 | 第27-28页 |
| ·统计工具 | 第28页 |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8-33页 |
| ·讨论 | 第33-34页 |
| ·研究二 | 第34-42页 |
| ·研究目的 | 第34页 |
| ·研究设计与程序 | 第34-36页 |
| ·研究假设 | 第36页 |
| ·研究对象 | 第36页 |
| ·研究材料 | 第36-37页 |
| ·计分方法 | 第37页 |
| ·统计工具 | 第37页 |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 ·讨论 | 第41-42页 |
| ·总讨论与结论 | 第42-45页 |
|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两种道德决策倾向的影响 | 第42-43页 |
| ·使用道德两难范式和过程分离法对两种道德决策倾向的考量 | 第43页 |
| ·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对两种道德决策倾向的作用 | 第43页 |
| ·大学生个体道德决策的情况分析 | 第43-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第4章 研究进步与不足 | 第45-47页 |
| ·本研究的进步 | 第45页 |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附录 | 第50-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