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言语与思维论文

妒忌、社会阻抑、领悟社会支持对人际反刍思维的影响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5页
 一、问题提出第12-13页
 二、概念界定第13页
 三、研究目的第13页
 四、研究意义第13-1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5-25页
 一、妒忌第15-18页
  (一) 妒忌研究的发展脉络第15页
  (二) 妒忌的概念第15-16页
  (三) 妒忌的概念辨析第16-17页
  (四) 妒忌的机制第17页
  (五) 妒忌的理论基础第17-18页
  (六) 妒忌的测量第18页
 二、社会阻抑第18-20页
  (一) 社会阻抑的概念第18-19页
  (二) 社会阻抑的概念辨析第19页
  (三) 社会阻抑的测量第19-20页
 三、反刍思维第20-22页
  (一) 反刍思维的概念第20页
  (二) 反刍思维的理论解释第20-21页
  (三) 测量方法第21-22页
 四、社会支持第22-23页
  (一) 概念界定第22页
  (二) 理论模型第22页
  (三) 测量方法第22-23页
 五、相关研究第23-24页
  (一) 妒忌和社会阻抑第23页
  (二) 社会阻抑和反刍思维第23页
  (三) 社会支持和社会阻抑第23-24页
 六、现有研究的不足第24-25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25-27页
 一、研究思路第25页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第25-27页
  (一) 研究对象第25页
  (二) 研究方法第25-26页
  (三) 研究程序第26页
  (四) 数据分析第26-27页
第四章 研究一人际反刍思维量表和社会阻抑量表的修订第27-37页
 一、研究目的第27页
 二、研究假设第27页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第27-28页
  (一) 研究对象第27页
  (二) 研究工具第27-28页
  (三) 研究程序第28页
  (四) 数据分析第28页
 四、研究结果第28-35页
  (一) 人际反刍思维量表的修订第28-30页
  (二) 社会阻抑量表的修订第30-35页
 五、讨论第35-36页
 六、结论第36-37页
第五章 研究二妒忌、社会阻抑、领悟社会支持和人际反刍思维的特点第37-50页
 一、研究目的第37页
 二、研究假设第37页
 三、研究方法第37-38页
  (一) 被试第37页
  (二) 研究工具第37-38页
  (三) 研究程序第38页
  (四) 数据分析第38页
 四、研究结果第38-48页
  (一) 问卷的的测量学鉴定第38-45页
  (二) 员工妒忌情绪的现状第45-46页
  (三) 社会阻抑的现状第46-47页
  (四) 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第47页
  (五) 人际反刍思维的现状第47-48页
  (六) 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第48页
 五、讨论第48-49页
 六、结论第49-50页
第六章 研究三妒忌、社会阻抑与人际反刍思维的关系第50-61页
 一、研究目的第50页
 二、研究假设第50页
 三、研究方法第50页
  (一) 被试第50页
  (二) 研究工具第50页
  (三) 研究程序第50页
  (四) 数据分析第50页
 四、研究结果第50-60页
  (一)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第50-51页
  (二)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第51页
  (三) 研究变量的聚合指标检验第51-52页
  (四) 被妒忌、社会阻抑和人际反刍思维间的多层中介效应分析第52-56页
  (五) 妒忌、社会阻抑和人际反刍思维间的多层中介效应分析第56-60页
 五、讨论第60页
 六、结论第60-61页
第七章 研究四妒忌、社会阻抑、领悟社会支持与人际反刍思维的关系第61-67页
 一、研究目的第61页
 二、研究假设第61页
 三、研究方法第61-62页
  (一) 被试第61页
  (二) 研究工具第61页
  (三) 研究程序第61页
  (四) 数据分析第61-62页
 四、研究结果第62-66页
  (一)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第62页
  (二)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第62页
  (三) 研究变量的聚合指标检验第62-63页
  (四) 妒忌、社会阻抑、领悟社会支持与人际反刍思维间的多层中介效应分析第63-66页
 五、讨论第66页
 六、结论第66-67页
第八章 总讨论第67-71页
 一、团队妒忌情绪对员工人际反刍思维的影响第67-68页
  (一) 被妒忌情绪对人际反刍思维的影响第67页
  (二) 妒忌他人情绪对人际反刍思维的影响第67-68页
 二、社会阻抑在团队妒忌情绪和人际反刍思维之间的跨层级中介作用第68-69页
  (一) 社会阻抑在团队被妒忌情绪和人际反刍思维之间的跨层级中介效应第68页
  (二) 社会阻抑在团队妒忌他人情绪和人际反刍思维之间的跨层级中介效应第68-69页
 三、领悟社会支持在团队妒忌情绪和人际反刍思维之间的跨层级中介作用第69-71页
第九章 建议第71-73页
 一、提升企业领导的领导水平第71-72页
 二、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第72-73页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附录一 员工妒忌量表第79-80页
附录二 社会阻抑量表第80-83页
附录三 领悟社会支持问卷第83-84页
附录四 人际反刍思维量表第84-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88页
致谢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精神科医护人员压力知觉、组织支持感和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道义论和功利主义的道德双重加工理论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