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的比较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1. 绪论 | 第12-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 ·关注课堂教学 | 第12页 |
| ·关注教师语言 | 第12-14页 |
| ·关注视频分析 | 第14-15页 |
| ·关注中美比较 | 第15页 |
| ·研究问题 | 第15-16页 |
| ·研究特色 | 第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19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9-33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页 |
| ·语言 | 第19页 |
| ·教师语言和教师课堂语言 | 第19页 |
| ·教师课堂语言的基本特性 | 第19-22页 |
| ·规范性 | 第19-20页 |
| ·教育性 | 第20-22页 |
| ·科学性 | 第22页 |
| ·差异性 | 第22页 |
| ·教师课堂语言的分类 | 第22-24页 |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4-29页 |
| ·历史上几次国际数学教育比较研究 | 第24-26页 |
| ·国外课堂录像研究综述 | 第26-28页 |
| ·国外教师课堂语言研究综述 | 第28-29页 |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29-33页 |
| ·国内课堂录像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 ·国内教师课堂语言研究现状 | 第30-33页 |
| 3. 研究设计与过程 | 第33-54页 |
| ·研究方法 | 第33-36页 |
| ·文献综述法 | 第33-34页 |
| ·课堂录像观察法 | 第34-35页 |
| ·视频编码分析法 | 第35页 |
| ·案例分析法 | 第35页 |
| ·比较研究法 | 第35-36页 |
| ·研究过程 | 第36-54页 |
|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36-38页 |
| ·文本转录 | 第38-39页 |
| ·编码设计 | 第39-54页 |
| 4. 研究结果与改进策略 | 第54-62页 |
| ·研究结果 | 第54-58页 |
| ·中美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的比较分析 | 第54-56页 |
| ·中美教师课堂提问语言的比较分析 | 第56-57页 |
| ·中美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比较分析 | 第57页 |
| ·中美教师课堂管理语言的比较分析 | 第57-58页 |
| ·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语言有效性的策略 | 第58-62页 |
| ·提问语言要适度,提问方式要合理科学 | 第58-59页 |
| ·讲授语言要严谨 | 第59-60页 |
| ·评价语言要丰富及时,并注重启发学生思维 | 第60页 |
| ·重视形式多样化语言 | 第60-62页 |
| 结语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附录 | 第66-73页 |
| 后记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