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作曲理论论文

论鲁托斯拉夫斯基晚期音乐的“转型”与“突破”--关于《二重协奏曲》复调技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序言第8-11页
第一章 鲁托斯拉夫斯基的创作时期与创作成就第11-19页
 第一节 鲁托斯拉夫斯基的创作时期第12-17页
  一、早期第12-13页
  二、民族音乐创作时期第13-14页
  三、过渡时期第14-15页
  四、成熟时期第15-16页
  五、晚期第16-17页
 第二节 鲁托斯拉夫斯基的创作成就第17-19页
第二章 鲁托斯拉夫斯基晚期音乐的转型与突破第19-43页
 第一节 晚期风格的转型第21-38页
  一、简化的和声第21-28页
  二、节奏、织体布局上的转型第28-38页
 第二节 晚期风格特征的突破第38-43页
  一、“链条结构”的发明第38-41页
  二、“有控制偶然”技术的弱化第41-43页
第三章 《二重协奏曲》的整体结构特征与复调技法第43-62页
 第一节 《二重协奏曲》的结构特征第43-46页
  一、创作背景第43-44页
  二、体裁形式第44页
  三、结构布局第44-46页
 第二节 《二重协奏曲》的复调技法第46-62页
  一、不协和的线性对位第47-54页
  二、有限偶然对位第54-59页
  三、色彩性的支声复调第59-62页
结语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教学手段干预下音乐认知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幼儿园中班儿童运用“竖笛”与“柯尔文手势”的比较实验为例
下一篇:J.S.巴赫键盘独奏作品中的法国序曲及其风格的演奏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