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语言学能的概念 | 第16-23页 |
·学能 | 第16-17页 |
·语言学能 | 第17-23页 |
·语言学能测试量表 | 第23-26页 |
·卡罗的 MLAT 语言学能测量表 | 第24-25页 |
·K.Johnson 语言学能测量表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27-32页 |
·语言学能的理论基础 | 第27-32页 |
·Skehan 的信息加工模式 | 第27-29页 |
·Grigorenko 的外语习得创新认知能力模式 | 第29页 |
·Robinson 的语言学能综合模式 | 第29-32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第32-36页 |
·研究问题 | 第32页 |
·研究设计 | 第32-35页 |
·研究对象 | 第32页 |
·研究工具 | 第32-33页 |
·研究步骤 | 第33-34页 |
·计分与评分 | 第34-35页 |
·数据收集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第36-54页 |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6-47页 |
·前测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语言学能测试量表分析 | 第37-38页 |
·语言学能现状分析 | 第38-41页 |
·语言学能及其各模块对英语成绩的预测力分析 | 第41-47页 |
·研究结果讨论 | 第47-54页 |
·研究结果对教学的意义 | 第47-54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4-57页 |
·研究建议 | 第54-55页 |
·研究不足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Ⅰ 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 第61-69页 |
附录Ⅱ 语言学能测试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