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中学古诗文教学的唤醒教育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引言第11-12页
一、唤醒教育的理论阐释第12-18页
 (一)教育的根本在于唤醒第12页
 (二)唤醒教育的理论阐述第12-15页
  1.唤醒教育提出的背景第12-13页
  2.唤醒教育的涵义第13-15页
 (三)唤醒教育的价值体现第15-17页
  1.唤醒教育指引人们回归精神的家园第15-16页
  2.唤醒教育帮助人实现自身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第16-17页
 3.生命的成长与精神世界的构建存在于语文教育始终第17-18页
二、中学古诗文教学的特征第18-29页
 (一)古诗文的基本特征第18-20页
  1.古诗文具有短小精悍、爆发力强、情感强大的鲜明特点第18-19页
  2.古诗文具有严格的格式规范,精简凝练而意味深远第19页
  3.古诗文寓理于景,藏情于山水,往往发人深思第19-20页
  4.古诗文隽永清丽,韵味深长第20页
 (二)古诗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第20-25页
  1.目标内容第20-21页
  2.古诗文教学的阅读评价建议第21页
  3.古诗文教学的实施建议第21-22页
  4.人教版中学语文必修教材的古诗文篇目第22-25页
 (三)中学古诗文教学的实施现状第25-29页
  1.古汉字与现代汉字差异性明显,难于理解第25-26页
  2.古代汉语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区别明显第26页
  3.古诗文有着严格的格式要求,难于在现代写作中应用第26页
  4.古诗文教学前期依托于大量古汉语知识储备,显得枯燥乏味第26-29页
三、中学古诗文教学的唤醒教育研究的意义第29-36页
 (一)中学语文教育的题中之义第29-30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第29页
  2.正确把握语文的特点,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第29-30页
  3.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第30页
 (二)对国学的复兴具有推动作用第30-32页
 (三)帮助青少年构建健康人格,抵御不良侵害第32-36页
  1.使命感与责任感第32-33页
  2.自强不息、宁折不弯第33页
  3.忠于人事的爱国主义情怀第33-34页
  4.守信义孝悌之道第34页
  5.崇高的信仰第34-36页
四、中学古诗文教学唤醒教育研究的实施策略第36-43页
 (一)加强文本背景知识了解,为理解文本“预热”第36-39页
 (二)运用阅读教学方法,为体验文本“加热”第39-41页
  1.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起到主体作用第39-40页
  2.以包容的态度理解学生,不要扼杀学生的想象力第40页
  3.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学生一同寻找答案第40-41页
 (三)加强古诗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写作“发热”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注释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录第47-51页
 附录 1第47-49页
 附录 2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英高中数学教材概率与统计内容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高中生三角函数内隐学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