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城关)方言语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延长县的地理、人口和历史沿革 | 第8-9页 |
·延长县的地理与人口状况 | 第8页 |
·延长县的历史沿革 | 第8-9页 |
·延长方言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11-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语料来源 | 第13页 |
·发音合作人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延长(城关)方言音系 | 第15-38页 |
·延长(城关)方言的声韵调 | 第15-16页 |
·声母 | 第15页 |
·韵母 | 第15-16页 |
·声调 | 第16页 |
·延长(城关)方言的声韵调配合关系 | 第16-22页 |
·声韵配合表 | 第16-17页 |
·声韵调配合表 | 第17-22页 |
·延长(城关)方言的语流音变 | 第22-38页 |
·轻声 | 第23-25页 |
·连读变调 | 第25-31页 |
·儿化 | 第31-32页 |
·古上声、古去声语流中的差别 | 第32-38页 |
第三章 延长(城关)方言同音字汇 | 第38-56页 |
第四章 延长(城关)方言中的入声字 | 第56-63页 |
·延长(城关)方言中今读入声的字 | 第56-58页 |
·延长(城关)方言舒化的入声字 | 第58-61页 |
·延长(城关)方言中舒入两读字和舒声促化字 | 第61-63页 |
·延长(城关)方言存在舒入两读的字 | 第61-62页 |
·延长(城关)方言中的舒声促化字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延长(城关)方言与中古音的比较 | 第63-94页 |
·声母比较 | 第63-74页 |
·声母的古今比较 | 第63-73页 |
·声母的特点 | 第73-74页 |
·韵母的比较 | 第74-85页 |
·韵母的古今比较 | 第74-85页 |
·韵母的特点 | 第85页 |
·声调的比较 | 第85-94页 |
·声调的古今比较 | 第85-93页 |
·声调的特点 | 第93-94页 |
第六章 延长方言的内部差异 | 第94-103页 |
·古臻摄字今韵母读音的差异 | 第94-95页 |
·古宕摄字今韵母的读音差异 | 第95-98页 |
·古蟹止摄合口字今读音差异 | 第98-99页 |
·声调差异 | 第99-103页 |
第七章 延长(城关)方言中的文白异读现象 | 第103-111页 |
·延长(城关)方言声母的文白异读 | 第103-104页 |
·延长(城关)方言韵母的文白异读 | 第104-106页 |
·延长(城关)方言文白异读的历史层次 | 第106-111页 |
·声母的历史层次 | 第106-107页 |
·韵母的历史层次 | 第107-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