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非正式学习:高校教师的发展方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1 引言第10-20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第10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呼吁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多样化第10页
     ·学习科学的发展第10页
     ·高校教师自身的需求第10-11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本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第12-18页
     ·关于非正式学习的研究第12-16页
     ·关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第16-18页
     ·简要评述第18页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第18-19页
     ·研究思路第18页
     ·研究内容第18-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2 理论分析第20-27页
   ·试探:何为非正式学习第20-22页
     ·非正式学习的概念第20-21页
     ·非正式学习的特点第21-22页
   ·探究:高校教师发展第22-23页
     ·高校教师第22页
     ·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第22页
     ·高校教师发展的特点第22-23页
   ·试立高校教师非正式学习的意涵第23-27页
     ·高校非正式学习的内涵第23-24页
     ·高校教师非正式学习的特点第24-25页
     ·高校教师非正式学习的类型第25页
     ·高校教师非正式学习对专业发展的价值第25-27页
3 高校教师非正式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第27-41页
   ·调查背景介绍第27-29页
     ·当前高等教育教师状况第27-28页
     ·高校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第28-29页
   ·实证调研概述第29-31页
     ·调查目的和内容第29页
     ·研究设计第29-30页
     ·数据处理第30页
     ·样本分布情况第30-31页
   ·调查结果及分析第31-39页
     ·高校教师非正式学习的基本状况第31-33页
     ·高校教师非正式学习的类型第33-39页
   ·调查结果小结第39-41页
4 影响高校教师非正式学习的内外部因素分析第41-44页
   ·学校因素第41-42页
     ·教师聘任、选拔及评价制度的羁绊第41-42页
     ·缺乏支持非正式学习的氛围和条件第42页
   ·教师自身因素第42-44页
     ·教师缺失职业理想第42-43页
     ·教师的职业倦怠第43-44页
5 思考:促进高校教师有效的非正式学习第44-49页
   ·高校教师对非正式学习的自我促进第44-45页
   ·来自学校或组织的支持第45-47页
     ·构建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第45-46页
     ·完善非正式学习同伴互助第46页
     ·增强非正式学习需求动力第46页
     ·优化非正式学习环境第46-47页
   ·对政府、教育部门的期盼第47-49页
6 结语第49-50页
   ·研究总结第49页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第53-55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析论
下一篇:印度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