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和新中国初期聘用外籍教师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一、引言 | 第9-13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2.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二、时代背景及其演变历程之比较 | 第13-18页 |
(一) 社会政治背景 | 第13页 |
(二) 文化教育背景 | 第13-15页 |
(三) 聘师演变历程 | 第15-18页 |
三、外籍教师的实际聘用之比较 | 第18-30页 |
(一) 聘用与管理之比较 | 第18-21页 |
1. 聘用渠道之比较 | 第18-19页 |
2. 外教资格水平之比较 | 第19-20页 |
3. 待遇薪酬之比较 | 第20-21页 |
(二) 人员分布之比较 | 第21-27页 |
1. 地域分布之比较 | 第21-23页 |
2. 学校级层分布之比较 | 第23-24页 |
3. 学校类型分布之比较 | 第24-25页 |
4. 教师类型之比较 | 第25-27页 |
(三) 国人对外籍教师态度之比较 | 第27-28页 |
(四) 聘用外师热潮衰退原因之比较 | 第28-30页 |
四、两次聘用外师的总结及历史反思 | 第30-40页 |
(一) 两次聘师高潮给中国教育带来的影响 | 第30-34页 |
1. 积极影响 | 第30-33页 |
2. 消极影响 | 第33-34页 |
(二) 两次聘师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1. 选拔不慎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 第34-35页 |
2. 缺乏岗前培训造成教学盲目 | 第35页 |
3. 脱离实际照抄照搬影响学习成效 | 第35页 |
4. 高薪和优待造成不良后果 | 第35-36页 |
(三) 两次聘师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 第36-40页 |
1. 规范外籍教师聘任与管理制度 | 第36-37页 |
2. 完善外籍教师考核与激励制度 | 第37-38页 |
3. 正确看待和充分利用外籍教师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