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曲新唱的情感处理及其教学意义--以《阳关三叠》为例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绪论 | 第7-8页 |
| 第一章 《阳关三叠》的创作形成 | 第8-13页 |
| 第一节 《阳关三叠》的时代背景 | 第8-10页 |
| 一、 诗词《阳关三叠》 | 第8-9页 |
| 二、 琴歌《阳关三叠》的形成 | 第9-10页 |
| 第二节 《阳关三叠》的音乐形成 | 第10-13页 |
| 一、 音乐结构的形成 | 第11页 |
| 二、 基础音乐分析 | 第11页 |
| 三、 叠变部分的音乐分析 | 第11-12页 |
| 四、 尾声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在演唱处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第13-25页 |
| 第一节 古诗词歌曲的特点 | 第13-15页 |
| 第二节 如何演唱 | 第15-21页 |
| 一、 产生时的唱法 | 第15-16页 |
| 二、 《阳关三叠》的传唱 | 第16页 |
| 三、 《阳关三叠》现在在演唱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 第16-20页 |
| 1、曲调方面 | 第17页 |
| 2、对歌词的理解 | 第17-18页 |
| 3、对于声音的要求 | 第18-19页 |
| 4、对速度与气口的把握 | 第19页 |
| 5、咬字吐字有哪些要求 | 第19-20页 |
| 四、 《阳关三叠》的情感 | 第20-21页 |
| 第三节 声乐教学的意义 | 第21-25页 |
| 一、 先理解作品 | 第22页 |
| 二、 分段分析,准确表达 | 第22-25页 |
| 结语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 致谢 | 第28-29页 |
| 附录 | 第29-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