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监控视域下教研室系统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9页 |
·国内研究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 | 第16-19页 |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2 课程监控视域下的教研室价值取向研究 | 第21-29页 |
·民主取向的管理理念 | 第21-24页 |
·倡导民主取向的管理方式 | 第21页 |
·民主取向管理的基本特征 | 第21-22页 |
·民主取向管理方式的转变策略 | 第22-24页 |
·发展取向的教研目的 | 第24-26页 |
·发展取向教研目的的价值意蕴 | 第24页 |
·发展取向的教研目的的基本特征 | 第24-25页 |
·发展取向教研目的实现路径 | 第25-26页 |
·协商取向的教研方式 | 第26-29页 |
·倡导协商取向的教研方式 | 第26-27页 |
·协商取向教研方式的基本特征 | 第27-28页 |
·协商取向教研方式的形成机制 | 第28-29页 |
3 课程监控视域下教研室职能定位 | 第29-36页 |
·决策咨询:搭建桥梁 | 第29-30页 |
·课程开发:铺设阶梯 | 第30-32页 |
·教学领导:扎根田野 | 第32-33页 |
·教师发展:聚焦生命 | 第33-36页 |
4 课程监控视域下教研室系统的层级架构 | 第36-54页 |
·教学研究室系统的结构体系 | 第36-44页 |
·组织性质:行政性组织向专业性组织转变 | 第37-40页 |
·组织架构:倡导民主、发展与协商取向的工作理念 | 第40-41页 |
·组织运行:施行领导层和执行层双向互动的运行模式 | 第41-44页 |
·教学研究室的任务分配 | 第44-49页 |
·各层级任务的解读 | 第44-47页 |
·各层级教研室任务的内在联系 | 第47-49页 |
·人员配置 | 第49-54页 |
·人员构成 | 第49-50页 |
·人员的选拔 | 第50页 |
·人员的组织 | 第50-54页 |
5 课程监控视域下教研室系统的运行程式 | 第54-70页 |
·运行的工作原理 | 第54-58页 |
·教研立场:以“人”为核心 | 第54-55页 |
·教研理念:支持与服务 | 第55-56页 |
·教研原则:持续发展与改进 | 第56-58页 |
·运行程式 | 第58-70页 |
·需要评估:教研活动开展的基点 | 第59-61页 |
·任务实施:教研活动开展的关键 | 第61-66页 |
·信息回馈:教研活动开展的枢纽 | 第66-68页 |
·结果运用:教研活动开展的重心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作者简历 | 第76-7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