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11-17页 |
| ·选题的缘起与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提高效益,规范旅行社经营 | 第12-13页 |
| ·推动旅游产业持续科学发展 | 第13页 |
|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第13-14页 |
| ·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4-17页 |
| ·研究内容框架 | 第14-15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 ·创新点 | 第16-17页 |
| 第2章 理论概述 | 第17-27页 |
| ·薪酬及激励理论 | 第17-21页 |
| ·薪酬定义、构成及功能 | 第17-19页 |
| ·激励理论 | 第19-21页 |
| ·效率工资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21-27页 |
| ·效率工资的内涵和理论模型 | 第21-23页 |
| ·效率工资理论的激励机理 | 第23-24页 |
| ·效率工资在我国的研究动态 | 第24-27页 |
| 第3章 我国旅行社薪酬现状与危害剖析 | 第27-33页 |
| ·我国旅行社薪酬现状分析 | 第27-30页 |
| ·危害剖析 | 第30-33页 |
| ·从根源上阻碍旅游服务质量提升 | 第30-31页 |
| ·造成旅游人才的高流失和高流动的局面 | 第31页 |
| ·造成潜在的失业 | 第31页 |
| ·诱导旅游从业者违规非诚信经营 | 第31-32页 |
| ·制约旅游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 第32-33页 |
| 第4章 效率工资的经济效用与薪酬激励机制的博弈分析 | 第33-38页 |
| ·效率工资的经济效用剖析 | 第33-35页 |
| ·高工资引致高生产率 | 第33页 |
| ·具有“事前激励”与“事后激励”双重功效 | 第33-34页 |
| ·提升企业声誉,防范道德风险 | 第34页 |
| ·控制监管成本,设立等级工资 | 第34-35页 |
| ·需与其他激励机制相互补充 | 第35页 |
| ·薪酬激励机制的博弈模型分析 | 第35-38页 |
| 第5章 基于效率工资的旅行社导游薪酬激励机制优化 | 第38-45页 |
| ·基于效率工资理论的启示 | 第38-41页 |
| ·高水平薪酬的作用 | 第38-39页 |
| ·影响薪酬制度激励机制运作的因素 | 第39-41页 |
| ·基于效率工资理论的优化方案 | 第41-45页 |
| ·薪酬制度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 第41-42页 |
| ·薪酬制度优化对策与方案 | 第42-45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45-47页 |
| ·研究重点与主要结论 | 第45-46页 |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6-47页 |
| 注释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