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抽象词语教学初探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绪论 | 第7-9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 ·研究思路 | 第7-8页 |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第一章 抽象词语及其教学现状 | 第9-13页 |
| ·抽象词语教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地位与重要性 | 第9页 |
| ·抽象词语的定义 | 第9-10页 |
| ·抽象词语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12页 |
| ·忽视抽象词语教学的后果——词语偏误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抽象词语的偏误类型及测查 | 第13-19页 |
| ·抽象词语的偏误来源 | 第13页 |
| ·抽象词语的偏误类型 | 第13-15页 |
| ·语义偏误 | 第13页 |
| ·搭配偏误 | 第13-14页 |
| ·词性误用 | 第14-15页 |
| ·语用偏误 | 第15页 |
| ·成分残缺、重复偏误 | 第15页 |
| ·抽象词语的偏误分析 | 第15-16页 |
| ·抽象词语的测试与练习 | 第16-19页 |
| 第三章 抽象词语的教学方法 | 第19-31页 |
| ·对比法 | 第19-23页 |
| ·对比法的适用对象 | 第19页 |
| ·对比法的分类 | 第19-23页 |
| (1) 近、同义词对比法 | 第20-22页 |
| ① 适用对象和范围的差别 | 第20页 |
| ② 感情色彩的差别 | 第20-21页 |
| ③ 语意轻重程度的差别 | 第21-22页 |
| ④ 语体色彩的差别 | 第22页 |
| (2) 反义词对比法 | 第22-23页 |
| ·语境法 | 第23-27页 |
| ·语境法的适用对象 | 第23页 |
| ·语境法的分类 | 第23-27页 |
| (1) 上下文语境 | 第24-25页 |
| (2) 典型例句释义 | 第25-26页 |
| (3) 情景语境 | 第26-27页 |
| (4) 文化语境 | 第27页 |
| ·其他方法 | 第27-31页 |
| ·特殊及固定搭配法 | 第27-29页 |
| (1) 动词能否带宾语 | 第28页 |
| (2) 动作行为主体是否相同 | 第28-29页 |
| (3) 能否修饰自主动词或非自主动词 | 第29页 |
| (4) 形容词修饰中心语的异同 | 第29页 |
| ·字形释义法 | 第29页 |
| ·母语释义法 | 第29-31页 |
| 结语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