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解答习题的能力 | 第11页 |
二、化学实验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第11页 |
三、本课题的研究是尊重学生的生命质量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第一节 关于"口语报告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5页 |
一、口语报告法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口语报告法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三、口语报告法国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化学实验习题解决障碍成因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一、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5-16页 |
二、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 第16页 |
三、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四、思维及思维障碍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实验化学》教材分析和测试题的编写 | 第18-22页 |
第一节 《实验化学》的教材分析 | 第18-19页 |
第二节 高二学生实验问题解决能力测试卷的编制 | 第19-22页 |
第四章 同时性口语报告的实施过程 | 第22-30页 |
第一节 口语报告程序 | 第22页 |
一、材料准备 | 第22页 |
二、人员准备 | 第22页 |
三、实验准备 | 第22页 |
四、正式施测 | 第22页 |
第二节 口语报告的即时资料和分析 | 第22-30页 |
一、被试 | 第2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2页 |
三、个案分析 | 第22-26页 |
四、材料转换及层次表征 | 第26-29页 |
五、语义编码 | 第29-30页 |
第五章 口语报告的调查结果 | 第30-33页 |
第一节 实验问题的表征水平不高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 | 第31页 |
一、不能回忆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化学知识 | 第31页 |
二、不能在头脑中回忆解决类似化学问题的经历 | 第31页 |
第三节 化学知识组织程度不高 | 第31-32页 |
第四节 对实验问题解决基本步骤的认识模糊 | 第32页 |
第五节 错误的前概念的影响 | 第32页 |
第六节 学困生有较差的自我效能感 | 第32-33页 |
第六章 应对高中生实验习题障碍采取的教学对策 | 第33-40页 |
第一节 实施相应教学对策的必要性 | 第33页 |
第二节 化学实验课程标准(人教版)的解读 | 第33-34页 |
一、新课标的关于化学实验基础的内容标准 | 第33-34页 |
二、化学实验基础内容标准的解读 | 第34页 |
第三节 教学策略 | 第34-40页 |
一、激发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求知欲 | 第34-35页 |
二、注重功能性教学目标的实现 | 第35-36页 |
三、注重科学的思维策略的培养 | 第36-37页 |
四、注重探究实验的教学 | 第37-38页 |
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化学知识结构 | 第38-39页 |
六、注重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 第39页 |
七、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 第39-40页 |
第七章 研究展望 | 第40-41页 |
附录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