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认知方式的理论 | 第11-12页 |
·教学方法的理论 | 第12-14页 |
·教学方法与认知方式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学生的不同认知方式的发生机制 | 第14页 |
·认知方式与教学的关系 | 第14页 |
·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与认知方式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教学方法对不同认知方式学生的成绩影响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以下几点应特别关注 | 第16页 |
·在大班授课中如何因材施教 | 第16页 |
·能否变被动为主动 | 第16页 |
·能否关注认知以外的因素 | 第16页 |
2 问题的提出 | 第16-19页 |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7-18页 |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定义 | 第17页 |
·选择“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 第17-18页 |
·本研究的现实依据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预期结果 | 第19页 |
3 实验研究 | 第19-22页 |
·被试 | 第19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测试材料 | 第19-20页 |
·教学材料 | 第20页 |
·实验程序 | 第20-22页 |
·实验设计 | 第20页 |
·实验基本构思 | 第20页 |
·实施步骤 | 第20-21页 |
·教学程序 | 第21-22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2页 |
4 结果 | 第22-25页 |
·实验之前的前测数据 | 第22-24页 |
·实验之后的学生成绩数据 | 第24-25页 |
·认知方式与教学方法的交互作用分析 | 第25页 |
5 分析讨论 | 第25-28页 |
·不同认知方式对学生物理成绩的影响 | 第26页 |
·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物理成绩的影响 | 第26页 |
·不同教学方法对不同认知方式学生物理成绩的影响不同 | 第26-28页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8页 |
·研究展望 | 第28页 |
6 结论 | 第28-29页 |
7 教育建议 | 第29-30页 |
·教师方面 | 第29-30页 |
·学生方面 | 第30页 |
8“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教案节选 | 第30-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附录 | 第37-38页 |
物理单元测试题目节选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