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7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0-13页 |
1、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10-12页 |
2、探讨初中思想品德课友爱意识培养的意义 | 第12-13页 |
(二) 问题研究的现状 | 第13-16页 |
1、国外的相关著述与研究 | 第13-14页 |
2、国内的相关著述与研究 | 第14-16页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四) 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一、对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解析 | 第17-21页 |
(一) 对新课程标准解析的必然性 | 第17-18页 |
(二) 初中新课程标准中友爱意识的内容 | 第18-19页 |
(三) 新课程标准对友爱意识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 | 第19-21页 |
1、初中新课程标准下在友爱意识培养方面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 第19-20页 |
2、初中新课程标准在友爱意识培养方面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 | 第20-21页 |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友爱意识培养的现状 | 第21-24页 |
(一) 对调查问卷的说明 | 第21-22页 |
(二) 在学生调查和教师观察中发现的问题 | 第22-24页 |
1、教师自身素质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 第22-23页 |
2、中学生友爱知识和友爱行为的分离 | 第23页 |
3、教学形式单一,没有创新 | 第23-24页 |
4、课堂实施策略不足,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 第24页 |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友爱意识培养的实施策略 | 第24-29页 |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友爱意识培养的基本策略 | 第24-26页 |
1、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 第24-25页 |
2、建立校本课程,提高友爱意识培养的可操作性 | 第25-26页 |
3、更新教学设施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培养学生的友爱意识 | 第26页 |
(二) 新课程教学中友爱意识培养的教学方法 | 第26-29页 |
1、情境教学法 | 第27页 |
2、活动教学法 | 第27-28页 |
3、 讨论教学法 | 第28-29页 |
结束语 | 第29-30页 |
注释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附录 1 | 第33-35页 |
附录 2 | 第35-37页 |
附录 3 | 第37-3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