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工业控制系统综合训练平台信号处理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绪论第7-11页
   ·课题的背景第7页
   ·课题的提出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作者主要完成的工作第9页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第9-11页
2 工业控制系统综合训练平台的总体设计第11-27页
   ·工业控制系统综合训练平台总体设计思路第11-12页
   ·工业控制系统综合训练平台总体结构第12-15页
     ·工业控制系统综合训练平台的模块组成第13页
     ·工业控制系统综合训练平台的通讯构成第13-15页
   ·工业控制系统综合训练平台硬件构成第15-18页
     ·控制器构成第15-17页
     ·被控对象构成第17-18页
   ·工业控制系统综合训练平台软件构成第18-21页
     ·编程软件STEP7第18-19页
     ·PLC仿真软件PLCSIM第19页
     ·监控软件SIMATIC WINCC第19-20页
     ·对象仿真软件SIMIT第20页
     ·管理评分系统第20-21页
   ·工业控制系统综合训练平台工作方式第21-24页
   ·工业控制系统训练信号处理部分总体设计第24-27页
3 工业控制系统综合训练平台信号处理部分硬件设计第27-44页
   ·信号处理部分硬件总体设计第27页
   ·信号处理主机板硬件设计第27-37页
     ·核心板硬件设计第28-34页
     ·功能底板设计第34-37页
   ·信号处理接口板硬件设计第37-44页
     ·数字量输出接口板设计第37-38页
     ·数字量输入接口板设计第38-39页
     ·模拟量输出接口板设计第39-41页
     ·模拟量输入接口板设计第41-44页
4 工业控制系统综合训练平台信号处理部分软件设计第44-68页
   ·信号处理部分软件总体设计第44-45页
   ·软件开发平台的建立第45-47页
   ·AT91RM9200的BootLoader的编写第47-57页
     ·信号处理部分处理器AT91RM9200的地址空间第48-49页
     ·AT91RM9200程序引导过程第49-51页
     ·BootLoader的程序实现第51-57页
   ·uC/OS-Ⅱ在AT91RM9200下的移植第57-64页
     ·uC/OS-Ⅱ简介第57-59页
     ·uC/OS-Ⅱ在AT91RM9200上的移植第59-64页
   ·信号处理部分接口模块驱动程序的编写第64-68页
     ·数字量输出接口板驱动程序设计第64-65页
     ·数字量输入接口板驱动程序设计第65页
     ·模拟量输出接口板驱动程序设计第65-66页
     ·模拟量输入接口板驱动程序设计第66-68页
5 训练平台信号处理部分与对象仿真计算机通讯实现第68-80页
   ·TCP/IP介绍第68-69页
   ·ZLG/IP在AT91RM9200上的移植第69-74页
     ·ZLG/IP简介第69-70页
     ·AT91RM9200以太网媒体接入控制器EMAC的初始化第70-72页
     ·AT91RM9200上ZLG/IP底层收发函数的编写第72-74页
   ·信号处理部分与对象仿真计算机的通信协议第74-75页
   ·AT91RM9200上以太网收发应用程序的实现第75-76页
   ·对象仿真计算机后台通信模块的实现第76-78页
   ·以太网通信的调试第78-80页
6 软硬件仿真被控对象中软件仿真部分实现方法的讨论第80-85页
   ·使用Delphi构建软件仿真部分的方法第80-81页
     ·Delphi技术介绍第80页
     ·用Delphi编写的软件仿真部分实例第80-81页
   ·使用LabVIEW构建软件仿真部分的方法第81-83页
     ·LabVIEW技术介绍第81-82页
     ·用LabVIEW编写的软件仿真部分实例第82-83页
   ·使用OPC+SIMIT构建软件仿真部分第83-85页
     ·OPC技术介绍第83页
     ·OPC+SIMIT构建的软件仿真部分第83-85页
7 总结和展望第85-87页
   ·总结第85-86页
   ·展望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辅以ETM+的MODIS影象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及土壤有机碳库估算研究--以吴江市为例
下一篇:利用CAD数据的虚拟现实视景高效建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