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快速成长机理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1-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1-2 本文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9-10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2-2 基本框架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10-11页 |
第二章 企业快速成长的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2-1 企业成长的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2-1-1 企业成长和企业快速成长概念的界定 | 第11页 |
2-1-2 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 第11-13页 |
2-1-3 对企业成长理论的述评 | 第13-14页 |
§2-2 企业快速成长的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2-3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第三章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 第17-21页 |
§3-1 系统动力学产生的背景 | 第17页 |
§3-2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3-3 系统动力学仿真工具 | 第18-21页 |
3-3-1 因果回路图 | 第18-19页 |
3-3-2 流图 | 第19-20页 |
3-3-3 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20页 |
3-3-4 仿真平台 | 第20-21页 |
第四章 企业成长的动态结构和基本模式 | 第21-27页 |
§4-1 增强回路的动态结构和基本模式 | 第21-22页 |
4-1-1 一阶正反馈系统的基本模型 | 第21页 |
4-1-2 一阶正反馈的动态特征 | 第21-22页 |
§4-2 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的关系 | 第22-24页 |
4-2-1 速率常数的正负变化对正反馈回路的影响 | 第22-23页 |
4-2-2 水平变量初始值不同对正反馈回路的影响 | 第23-24页 |
4-2-3 对企业成长的启示 | 第24页 |
§4-3 调节回路的动态结构和基本模式 | 第24-27页 |
4-3-1 一阶负反馈的基本模型 | 第24-25页 |
4-3-2 一阶负反馈的动态特征 | 第25-26页 |
4-3-3 对企业成长的启示 | 第26-27页 |
第五章 企业成长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27-49页 |
§5-1 问题的描述 | 第27页 |
§5-2 系统边界的确定 | 第27-28页 |
§5-3 企业成长系统分析 | 第28-29页 |
§5-4 企业成长的一个简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29-35页 |
5-4-1 流图的建立 | 第29页 |
5-4-2 模型中的变量 | 第29-30页 |
5-4-3 模型方程 | 第30-31页 |
5-4-4 参数估计和重要变量说明 | 第31页 |
5-4-5 模拟与结果分析 | 第31-35页 |
§5-5 改进的企业成长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35-49页 |
5-5-1 流图的建立 | 第35-36页 |
5-5-2 模型中的变量 | 第36页 |
5-5-3 模型方程 | 第36-37页 |
5-5-4 参数估计和重要变量说明 | 第37-38页 |
5-5-5 模拟与结果分析 | 第38-45页 |
5-5-6 几个正反馈回路 | 第45-47页 |
5-5-7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六章 网络效应的一个简单模型 | 第49-58页 |
§6-1 网络效应流图的建立 | 第49-56页 |
6-1-1 流图的建立 | 第49-50页 |
6-1-2 模型中变量的说明 | 第50-51页 |
6-1-3 模型方程及重要变量的说明 | 第51-52页 |
6-1-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2-56页 |
§6-2 政策启示 | 第56-5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主要结论 | 第58-59页 |
·研究展望及不足之处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