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8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8页 |
·鱼肉中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13-20页 |
·肌原纤维的凝胶机制 | 第14-17页 |
·影响肌原纤维蛋白质凝胶的因素 | 第17-20页 |
·鱼糜制品凝胶强度的提高及其研究进展 | 第20-28页 |
·加工工艺上的措施 | 第21-22页 |
·鱼体鲜度的控制 | 第21页 |
·漂洗方法的选择 | 第21-22页 |
·采用多段加热方式 | 第22页 |
·利用添加剂改变组织结构来增强凝胶强度 | 第22-26页 |
·鱼肉冷冻保藏时抗冻剂的添加 | 第22-23页 |
·鱼肉擂溃前凝胶增强剂的添加 | 第23-25页 |
·近擂溃时添加氧化剂 | 第25-26页 |
·添加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以抑制内源性丝氨酸蛋白酶引起的凝胶劣化现象 | 第26-28页 |
第二章 鳙鱼肌原纤维结合型丝氨酸蛋白酶的提取纯化及性质研究 | 第28-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材料 | 第28-29页 |
·试剂 | 第29页 |
·仪器设备 | 第29-30页 |
·酶活测定方法 | 第30页 |
·蛋白含量测定方法 | 第30页 |
·肌原纤维的制备 | 第30页 |
·丝氨酸蛋白酶的分离纯化 | 第30-31页 |
·丝氨酸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及最适pH的测定 | 第31页 |
·丝氨酸蛋白酶的稳定性研究 | 第31-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7页 |
·MBSP的分离纯化 | 第32-33页 |
·鳙鱼MBSP的最适温度及最适pH | 第33-35页 |
·鳙鱼MBSP的稳定性研究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粗品对鳙鱼MBSP的抑制效果 | 第38-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3页 |
·材料 | 第38页 |
·试剂 | 第38-39页 |
·仪器设备 | 第39页 |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粗品的制备 | 第39页 |
·酶活测定方法 | 第39-40页 |
·肌原纤维样品的制备 | 第40页 |
·SDS-PAGE凝胶电泳 | 第40-43页 |
·试剂配制 | 第40-41页 |
·分离胶和浓缩胶的制备 | 第41-42页 |
·加样 | 第42页 |
·电泳 | 第42页 |
·染色与脱色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5页 |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粗品对鳙鱼MBSP的抑制作用 | 第43-44页 |
·肌原纤维的凝胶电泳结果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赤小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粗品对鳙鱼MBSP的抑制效果 | 第46-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材料 | 第46页 |
·试剂 | 第46-47页 |
·仪器设备 | 第47页 |
·赤小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粗品的制备 | 第47页 |
·酶活测定方法 | 第47页 |
·肌原纤维样品的的制备 | 第47-48页 |
·SDS-PAGE凝胶电泳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0页 |
·赤小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粗品对鳙鱼MBSP的抑制作用 | 第48-49页 |
·肌原纤维的凝胶电泳结果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总结 | 第51-52页 |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1 | 第57-60页 |
附录 2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位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