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航空金属材料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第17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17-19页
第二章 系统相关理论概述第19-30页
   ·金属材料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方法GB/T2039-1997 简介第19-21页
     ·试验原理第19页
     ·符号、术语及定义第19-20页
     ·金属材料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方法GB第20-21页
   ·UML(统一建模语言)面向对象分析设计第21-25页
     ·UML(标准建模语言)概述第21-22页
     ·标准建模语言UML 的内容第22-24页
     ·标准建模语言UML 的特点第24页
     ·UML 的面向对象分析设计过程第24-25页
   ·软件体系结构概述第25-27页
   ·微软SQL SERVER 数据库第27-30页
第三章 金属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控制系统需求分析第30-55页
   ·系统总体目标分析第30-31页
     ·系统总体功能目标第30页
     ·系统分阶段目标第30-31页
   ·系统可行性分析第31页
   ·系统方案的选择第31-33页
   ·系统需求分析第33-37页
     ·系统功能性需求第34-35页
     ·系统其它性能需求第35-37页
   ·航空金属材料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控制系统UML 建模分析第37-51页
     ·系统的静态建模分析第38-47页
     ·系统的动态建模分析第47-51页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第51-55页
     ·试验业务流程第51-53页
     ·参数设置业务流程第53页
     ·误差检定业务流程第53-55页
第四章 金属材料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控制系统构成和原理第55-61页
   ·试验系统原理第55-56页
   ·试验控制系统原理第56-58页
   ·蠕变试验测温系统原理第58-59页
   ·蠕变及持久试验控制系统网络结构第59-61页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第61-83页
   ·系统的特点第61-62页
   ·系统功能模块介绍第62-65页
   ·系统基本功能设计第65-66页
   ·系统内部安全机制第66-68页
   ·试样的设计第68-72页
     ·试件设计尺寸标准第68-71页
     ·试件装炉步骤第71-72页
   ·系统主界面设计第72-73页
   ·数据库设计第73-83页
     ·数据库设计过程第73-74页
     ·金属材料高温持久蠕变试验控制系统数据库需求分析第74-77页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第77-78页
     ·数据库的表结构设计第78-83页
第六章 系统的实现第83-98页
   ·系统登录第83-87页
     ·系统登录界面概述第83页
     ·系统登录代码实现第83-87页
   ·持久原始记录窗口第87-88页
   ·数据查询界面第88-89页
   ·曲线显示界面第89-90页
   ·蠕变试验曲线界面第90页
   ·系统误差测试界面第90-91页
   ·报告打印界面第91-92页
   ·设备控制与通讯的实现第92-98页
     ·系统通讯概述第92-93页
     ·通讯协议与通讯格式概述第93-95页
     ·智能仪表参数写入程序第95页
     ·智能仪表温度读取程序第95-97页
     ·温度采集模块读取程序第97-98页
第七章 金属材料高温持久蠕变试验控制系统的系统测试第98-104页
   ·系统测试概述第98-99页
     ·测试的目的第98页
     ·定义第98-99页
   ·系统测试用例第99-101页
   ·测试结果概述第101-102页
     ·测试结果总述第101-102页
     ·功能需求测试项详述及测试结果第102页
   ·性能测试结果第102-103页
   ·兼容性测试结果第103页
   ·兼容性测试结果第103页
   ·评价及总结第103-104页
第八章 结束语第104-106页
   ·总结评价第104页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第104-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IC测试系统数据采集的软硬件设计
下一篇:基于WSN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