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图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我国招聘的发展历程 | 第7-8页 |
·国外招聘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研究思路和主线 | 第9-10页 |
第二章 人力资源、招聘理论相关综述 | 第10-17页 |
·人力资源的概念 | 第10页 |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 第10页 |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演变 | 第10-13页 |
·初始管理阶段 | 第10-11页 |
·近代管理阶段 | 第11页 |
·行为科学阶段 | 第11-12页 |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 第12-13页 |
·招聘工作的概念 | 第13页 |
·招聘工作的目的和作用 | 第13-15页 |
·招聘首先满足企业的事有人为的需要 | 第13页 |
·招聘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队伍的素质 | 第13页 |
·招聘有助于调整企业的组织机构 | 第13-14页 |
·招聘有助于改进员工的工作作风 | 第14页 |
·招聘有助于树立企业的形象 | 第14-15页 |
·招聘工作的程序概述 | 第15-17页 |
·提出招聘需求 | 第15页 |
·确定招聘渠道与获得候选人 | 第15页 |
·人员的选拔与评价 | 第15-16页 |
·人员的录用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国内外知名企业招聘状况分析 | 第17-24页 |
·国外企业招聘状况 | 第17-19页 |
·德国西门子公司招聘方略 | 第17-18页 |
·日本丰田公司的全面招聘体系 | 第18-19页 |
·国内企业招聘状况 | 第19-21页 |
·国内外知名企业招聘经验总结 | 第21-24页 |
·他们有一套非常完善的招聘体系和计划 | 第21-22页 |
·工作分析做得非常到位 | 第22页 |
·运用适当的招聘途径和招聘流程 | 第22页 |
·宁缺勿滥的招聘原则 | 第22-24页 |
第四章 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招聘体系 | 第24-57页 |
·现代企业招聘体系的概念 | 第24页 |
·现代企业招聘体系的前提——人力资源规划 | 第24-30页 |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 | 第24页 |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 第24-26页 |
·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预测 | 第26-30页 |
·现代企业招聘体系的基础——工作分析 | 第30-36页 |
·工作分析的定义 | 第30-31页 |
·工作分析的主要内容 | 第31页 |
·工作分析的程序 | 第31-36页 |
·现代企业招聘体系策略——招聘渠道 | 第36-41页 |
·内部选拔 | 第36-37页 |
·员工推荐 | 第37页 |
·媒体广告 | 第37-38页 |
·人才交流会现场招聘 | 第38-39页 |
·校园招聘 | 第39页 |
·网上招聘 | 第39-40页 |
·“猎头”招聘 | 第40-41页 |
·现代企业招聘体系的核心——选拔评价方法 | 第41-53页 |
·选拔评价方法的概念及相关问题 | 第41-42页 |
·选拔评价方法之一:面试 | 第42-46页 |
·选拔评价方法之二:心理测验 | 第46-51页 |
·选拔评价方法之三:评价中心 | 第51-53页 |
·现代招聘体系的保证——人员的录用 | 第53-57页 |
·做出初步录用决策 | 第53-54页 |
·决定薪酬 | 第54-55页 |
·背景调查 | 第55-56页 |
·员工入职 | 第56-57页 |
第五章 G 公司招聘体系分析 | 第57-64页 |
·G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57页 |
·G 公司招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7-59页 |
·对G 公司建立招聘体系的建议 | 第59-62页 |
·分析公司外部市场变化和内部战略,制定公司人力资源规划 | 第60页 |
·做好基础性工作分析,统一员工录用标准 | 第60页 |
·针对岗位的不同,创建层次丰富的招聘渠道 | 第60-61页 |
·岗位知识程度要求不一,选用灵活多变的测评选拔方法 | 第61页 |
·完善背景调查方案和新员工入职培训计划 | 第61-62页 |
·G 公司建立招聘体系后的效果分析 | 第62-64页 |
结束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