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Summary | 第5-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3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一) 国外关于"有效问题教学"的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二) 国内关于"有效问题教学"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有效问题教学的理论与学科基础 | 第13-18页 |
一、问题与有效问题 | 第13-15页 |
二、"有效问题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一)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 第15页 |
(二) 有效问题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 第15-16页 |
(三)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对有效教学的影响 | 第16页 |
(四)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有效问题教学"的影响 | 第16页 |
三、历史学科属性与"有效问题教学"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历史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 第18-31页 |
一、有效问题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 第18-21页 |
(一) 从史学角度来讲 | 第18-20页 |
(二) 从教学的角度来讲 | 第20-21页 |
二、有效问题教学实施策略 | 第21-28页 |
(一)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拉近现实与历史距离 | 第22-24页 |
(二) 进行有效提问,展开师生互动 | 第24-26页 |
(三) 有效处理学生回答,注意课堂动态生成 | 第26-27页 |
(四) 注意及时反馈,进行有效评价 | 第27-28页 |
三、实施有效问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 第28-31页 |
(一) 在注重探究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务实,落实基础知识 | 第28-29页 |
(二) 要注意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 第29页 |
(三) 历史教育要回归人文精神的培养 | 第29-30页 |
(四) 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活动的时效性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