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题目陈述 | 第9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传统物理教学方法分析 | 第9-10页 |
·国外有关"教学案一体化"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有关"教学案一体化"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教学案一体化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 第13-21页 |
·相关名词的含义 | 第13-16页 |
·教学案一体化的含义 | 第13页 |
·教学案一体化的优势 | 第13-14页 |
·科学探究的含义 | 第14页 |
·自主学习的含义 | 第14-15页 |
·合作学习的含义 | 第15-16页 |
·教学效果所包含的内容 | 第16页 |
·理论依据 | 第16-20页 |
·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6-17页 |
·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心理因素研究 | 第16-17页 |
·中学生物理学习的情感因素研究 | 第17页 |
·教育学依据 | 第17-20页 |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 第17-18页 |
·现代建构主义的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研究过程的设计 | 第21-40页 |
·问题的提出与假设 | 第2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1页 |
·假设 | 第21页 |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21-39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被试样本选择 | 第22页 |
·变量分析 | 第22-23页 |
·自变量:教学方法 | 第22页 |
·因变量:教学效果 | 第22页 |
·无关变量:(控制各无关变量相同) | 第22-23页 |
·实验实施的途径与方案措施 | 第23-39页 |
·实验实施的途径 | 第23页 |
·实验实施的方案措施 | 第23-39页 |
·编制教学案一体化的指导思想 | 第23-24页 |
·教学案一体化的栏目设置 | 第24-25页 |
·教学案一体化的实施流程 | 第25页 |
·教学案一体化的具体实施 | 第25-39页 |
·研究时间安排及说明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第40-47页 |
·结果的测量 | 第40-41页 |
·测量工具 | 第40页 |
·直接测量 | 第40页 |
·间接测量 | 第40-41页 |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第41页 |
·结果分析 | 第41-46页 |
·实验班与对照班物理检测成绩数据统计分析 | 第41-43页 |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物理的兴趣前测——后测情况分析 | 第43-45页 |
·实验班与对照班自学能力前测——后测情况分析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7页 |
·建议 | 第47-48页 |
·不足之处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65页 |
附录一 | 第51-57页 |
1 前测试卷 | 第51-54页 |
2 后测试卷 | 第54-57页 |
附录二:实验班与对照班各次检测成绩 | 第57-59页 |
附录三:调查问卷 | 第59-61页 |
附录四: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前测、后测成绩统计表 | 第61-62页 |
附录五:学生自学能力前测、后测试题 | 第62-64页 |
1 前测试卷 | 第62-63页 |
2 后测试卷 | 第63-64页 |
附录六:学生自学能力前测、后测成绩统计表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