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中文文摘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正文 | 第13-61页 |
一、科学素养、中学生科学素养、地理科学素养的内涵 | 第13-21页 |
(一) 科学素养的内涵 | 第13-18页 |
1、国际上对科学素养内涵的主要观点 | 第14-16页 |
2、国内对科学素养内涵的主要观点 | 第16-18页 |
3、科学素养的内涵 | 第18页 |
(二) 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内涵 | 第18-19页 |
(三) 地理科学素养的内涵 | 第19-21页 |
1、地理科学知识 | 第19页 |
2、地理科学能力 | 第19-20页 |
3、地理科学方法 | 第20页 |
4、地理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第20页 |
5、地理科学精神 | 第20-21页 |
6、地理科学、地理技术与社会 | 第21页 |
二、加强中学生地理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 第21-29页 |
(一) 中学生科学素养及地理科学素养现状调查 | 第21-27页 |
1、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第21-26页 |
2、中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二) 调查结果显示的问题 | 第27-29页 |
1、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但知识面较窄 | 第27-28页 |
2、中学生对科学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有待加强 | 第28页 |
3、中学生的科学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所欠缺 | 第28-29页 |
三、案例教学与地理案例教学 | 第29-40页 |
(一) 案例教学简述 | 第29-34页 |
1、案例与案例教学的涵义 | 第29-31页 |
2、案例教学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31-33页 |
3、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 第33-34页 |
(二) 地理案例教学的涵义与特点 | 第34-35页 |
1、地理案例教学的涵义 | 第34页 |
2、地理案例教学的特点 | 第34-35页 |
(三) 地理案例的分类 | 第35-36页 |
(四) 地理案例教学的条件 | 第36-40页 |
1、对物理环境的要求 | 第36-38页 |
2、对教师的要求 | 第38-39页 |
3、对学生的要求 | 第39页 |
4、对案例的要求 | 第39-40页 |
四、地理案例教学在中学生地理科学素养培养中的独特作用 | 第40-46页 |
(一) 有助于中学生掌握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科学知识 | 第40-41页 |
(二) 有助于中学生掌握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科学方法 | 第41-42页 |
(三) 有助于培养中学生实践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区域综合分析能力等地理科学能力 | 第42-44页 |
(四) 有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第44-45页 |
(五) 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精神 | 第45页 |
(六) 有助于中学生理解地理科学、地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 第45-46页 |
五、以高中人文地理案例教学为例,进行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 | 第46-55页 |
(一) 高中人文地理“呼唤”案例教学 | 第46-47页 |
(二) 以厦门港案例教学为例进行中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 | 第47-54页 |
1、《驶向“巨轮时代”的厦门港》案例教学过程 | 第47-49页 |
2.在厦门港案例教学中促进学生地理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 | 第49-54页 |
(三) 地理案例教学效果评价 | 第54-55页 |
六、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中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 第55-61页 |
(一) 要注意提高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 第55-57页 |
1、具备科学态度与科学价值观 | 第56页 |
2、不断完善优化知识结构 | 第56页 |
3、培养全面的能力结构 | 第56-57页 |
(二) 要充分考虑中学生的特点,特别是学生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 | 第57-58页 |
(三) 要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 第58-59页 |
(四) 注意案例教学的局限性 | 第59-60页 |
1、教学过程耗时较多 | 第59页 |
2、案例本身知识系统不强 | 第59页 |
3、对学生基础和教师素质要求高 | 第59-60页 |
4、案例库建设难度较大 | 第60页 |
(五) 要注意学科间合作及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的教育共同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1 | 第64-66页 |
附录2 | 第66-68页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