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监控机制的分析

绪论第1-12页
 一、选题缘起第9-10页
 二、逻辑结构与主要意图第10-11页
 三、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一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2-18页
 一、教学制量监控研究现状概述第12-14页
 二、教学研究型大学第14-15页
 三、本科教学第15页
 四、教学监控第15-16页
 五、机制第16-18页
第二章 教学监控机制的哲学分析第18-27页
 一、教学监控机制的范式第18-21页
  (一) 机械性的范式第19-20页
  (二) 适应性的范式第20-21页
 二、教学监控机制的质量判别第21-27页
  (一) 教学监控的合理性第21-22页
  (二) 教学监控机制的合理性标准第22-23页
  (三) 对象识别:教学监控机制的有效性层次第23-27页
第三章 系统分析Ⅰ:本科教学监控机制的结构第27-34页
 一、本科教学监控系统要素第27-29页
  (一) 监控者第27页
  (二) 监控目标第27-28页
  (三) 监控变量第28页
  (四) 监控信息第28-29页
  (五) 监控结果第29页
 二、本科教学监控系统分解第29-31页
  (一) 按照监控主体进行分解第29-30页
  (二) 按照本科教学质量生成的过程进行分解第30-31页
  (三) 按照本科教学监控过程进行分解第31页
 三、本科教学监控权的来源和分配第31-34页
  (一) 监控权的来源第31-32页
  (二) 监控权的分配第32-34页
第四章 系统分析Ⅱ:本科教学监控机制的运作第34-52页
 一、本科教学监控机制的运作原则第34-35页
 二、三种本科教学监控机制的运作模式第35-40页
  (一) 学术专家治校的教学监控模式第36-38页
  (二) 本科教学自我监控模式第38-39页
  (三) 内外结合教学监控模式第39-40页
 三、本科教学监控机制的运作特点第40-42页
  (一) 全程性第40页
  (二) 全员性第40-41页
  (三) 人本性第41-42页
 四、本科教学监控机制的初步构建第42-48页
 五、关于本科教学监控机制运行的思考第48-52页
  (一) 学校自身定位与质量文化建设第48-49页
  (二) 本科教学监控机制的加强点第49-50页
  (三) 相关配套制度及组织的完善第50-52页
结束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公路路段运行状况评价与分析研究
下一篇:农民素质变化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