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 第1-8页 |
一、 严歌苓研究现状及写作缘起 | 第6-7页 |
二、 美国形象 | 第7-8页 |
第一章 美国形象回眸:在两极之间徘徊 | 第8-24页 |
第一节 “天堂”:神化之旅 | 第9-18页 |
·坚船利炮--满清末期的美国形象 | 第9-12页 |
·民主与科学--辛亥革命前后至五四文学运动中的美国形象 | 第12-14页 |
·反法西斯的斗士和人类的希望--二战中的美国形象 | 第14-16页 |
·自由、机会、财富--八十年代留学生文学中的美国梦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地狱”:妖化之路 | 第18-23页 |
·野蛮之国--反美华工禁约文学中的美国形象 | 第18-20页 |
·恶魔的帝国主义--五六十年代大陆文学作品中美国形象 | 第20-22页 |
·金元帝国和上帝的骄子--台湾文学中的美国形象 | 第22-23页 |
第三节 结语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本原化--严歌苓小说中的美国形象 | 第24-48页 |
第一节 本原化:一个真实的美国? | 第24-29页 |
·严歌苓与查建英笔下的美国形象 | 第24-26页 |
·严歌苓与哈金笔下的美国形象 | 第26-29页 |
第二节 本原化的构成:自由与“理性” | 第29-42页 |
·自由美国 | 第29-38页 |
·“理性”美国 | 第38-42页 |
第三节 本原化的成因:自我的超越 | 第42-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