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评价之研究
第一章 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意义 | 第1-8页 |
第一节 现代教育评价的意义 | 第6页 |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定义 | 第6-7页 |
第三节 物理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 | 第7-8页 |
一、 全面落实物理教学目标 | 第7页 |
二、 全面评价教学水平,激发教学积极性 | 第7页 |
三、 物理教学评价具有管理功能 | 第7-8页 |
四、 对教学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 第8页 |
第二章 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 第8-15页 |
第一节 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 第8-14页 |
一、 对现行物理课堂学习与教学现状的调查 | 第8-11页 |
二、 物理课堂学习与教学现状调查统计 | 第11-12页 |
三、 对统计结果的分析 | 第12-14页 |
第二节 物理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15页 |
第三章 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 第15-20页 |
第一节 物理教学的价值分析 | 第15-17页 |
一、 知识价值 | 第16页 |
二、 方法价值 | 第16页 |
三、 能力价值 | 第16页 |
四、 德育价值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 | 第17-18页 |
一、 启发性原则 | 第17页 |
二、 自主性原则 | 第17-18页 |
三、 交互性原则 | 第18页 |
四、 创造性原则 | 第18页 |
第三节 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原则 | 第18-19页 |
一、 导向性原则 | 第18页 |
二、 科学性原则 | 第18页 |
三、 灵活性原则 | 第18页 |
四、 可行性原则 | 第18-19页 |
五、 发展性原则 | 第19页 |
第四节 建立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 第19-20页 |
一、 具有明确的评价目的 | 第19页 |
二、 重视对教与学双方的评价 | 第19页 |
三、 体现物理教学的内容和特点 | 第19-20页 |
四、 课堂教学标准应是开放的 | 第20页 |
第四章 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 第20-30页 |
第一节 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 第20-21页 |
一、 评价指标体系构架及其关系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对物理教学思想的评价。 | 第21-25页 |
一、 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FIAS)简介 | 第21-23页 |
二、 课堂社会学观点 | 第23页 |
三、 物理教学思想评价 | 第23-25页 |
第三节 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 第25-28页 |
一、 课堂教学设计分级指标 | 第26页 |
二、 教学内容分级指标 | 第26页 |
三、 教学实施分级指标 | 第26页 |
四、 课堂文化分级指标 | 第26-27页 |
五、 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评价 | 第27-28页 |
第四节 对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概述 | 第28-30页 |
第五章 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课堂教学评价 | 第30-36页 |
第一节 开展“学生评教”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 第30-31页 |
一、 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意义 | 第30-31页 |
二、 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作用 | 第31页 |
第二节 学生评教方案的制定 | 第31-33页 |
第三节 学生评教实例分析 | 第33-36页 |
第六章 物理课堂教学评价实例分析 | 第36-43页 |
第一节 教学课题与教学流程 | 第36-38页 |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评价 | 第38-43页 |
一、 权重的确定 | 第38页 |
二、 对课堂教学分级指标等级的统计与概述 | 第38-40页 |
三、 课堂教学模糊综合评价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