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前言 | 第8-21页 |
第一章 文化理论的语言之维 | 第21-51页 |
第一节 以语言为模式 | 第21-31页 |
一、 模式的缘起 | 第22-24页 |
二、 二元对立(Ⅰ) | 第24-29页 |
三、 二元对立(Ⅱ) | 第29-31页 |
第二节 打开语言的“牢笼” | 第31-51页 |
一、 陌生化(ostranenie):俄国的形式主义 | 第32-34页 |
二、 法国的结构主义(Ⅰ) | 第34-39页 |
三、 法国的结构主义(Ⅱ) | 第39-42页 |
四、 源自马克思的一个隐喻 | 第42-51页 |
第二章 文化理论的意识形态之维 | 第51-86页 |
第一节 詹明信的“意识形态”概念 | 第52-56页 |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基本模式 | 第56-61页 |
第三节 文化与意识形态 | 第61-86页 |
一、 无意识:从精神分析到政治阐释 | 第62-67页 |
二、 作为阐释符码的生产方式 | 第67-75页 |
三 “文化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 | 第75-86页 |
第三章 文化理论的后现代主义之维 | 第86-118页 |
第一节 后现代话语断片中的詹明信 | 第86-93页 |
一、 詹明信与利奥塔的“小叙事” | 第87-90页 |
二、 詹明信与罗蒂的小写哲学 | 第90-93页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与晚期资本主义 | 第93-104页 |
一、 资本主义分期论与后现代主义 | 第93-98页 |
二、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 第98-104页 |
第三节 后现代文化文本分析 | 第104-118页 |
一、 作为视频艺术的后现代文化文本 | 第104-109页 |
二、 作为空间艺术的后现代文化文本 | 第109-118页 |
结语 | 第118-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1页 |
后记 | 第131-132页 |